一句话,就看你会说不会说,当说不当说;一顿饭,就看你怎么吃,当吃不当吃;一个信仰,就看你如何坚守,要不要坚守。我就是正能量的见证人,一个被身边法官的故事感动的年轻女法官。
“一句话”融化了夫妻坚冰
三原县法院权军喜法官承办了一件离婚案,陈海燕与钊蓝天已婚多年,两个孩子已上初中。负担重了,家务琐事烦扰了,耐性也随之慢慢消减。终于,海燕离家出走,不久便提出离婚诉讼。权军喜通过和海燕的几次接触发现,每当谈起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她总是情绪激动,甚至泪流满面,难以自持。而被告蓝天虽然沉默不语,但却满脸疑惑。对此,权法官看在眼里,计上心来。庭审那天,权法官语重心长地说:“要判你俩一刀两断呢,也不是不行,但两个孩子会怪我无情,你俩也会恨我不懂夫妻之道。你们掂量掂量,离还是不离?再说了,你俩感情基础还是牢固的,海燕失去了蓝天,还能往哪里飞?没有海燕的蓝天又有什么意义?”凭着丰富的审判经验,利用拉家常的说话方式,把两个人的名字和家庭有机契合,入情入理,字字暖心窝。
经过一番耐心的说服教育,双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都表示以后会和睦相处、相互理解,过好日子,抚养好孩子。至此,一件看似决意离婚的案件,最终以和好的结果圆满终结。
话语不多,却出自法官之口;口气不硬,却最是温暖如春。后来,这夫妻俩专程为权法官送来锦旗,上书:“温情法官,温暖民心”。
同样的一句话,就看你怎么说。法官每天面临的就是怎么做和怎么说的选择,做对了,说对了,你就是善良的化身,就是公平正义的代言人!法官的平凡和伟大,就在于如此繁复的积累和沉淀,从而生成牢固的为民思维。
“一顿饭”温馨了一个家庭
孙房房法官曾处理过一起赡养案件。原告是一对年过古稀的老年夫妇,平时老两口在镇上做点小买卖维持生活,因几个子女平日都在外工作很少关心老人,老人一气之下将4个子女告到法院。
接受此案后,孙法官先到村里了解相关情况,得知老人脾气火爆,子女已年过半百但还被经常责骂,子女很委屈,觉得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孙法官决定把工作重点放在和两位老人沟通上,但没有想到,原告张海老头“先发制人”,竟打电话约孙法官去他家吃饭!并说:你如果不来,就是看不起我这个老头,证明我的那几个不孝子女向你说情行贿了,我就不会相信你能公正处理好这个案件。
去还是不去?吃还是不吃?孙法官可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的难缠事。按理说,吃当事人的饭是绝对禁止的,但如果简单地谢绝,就怕不好案结事了。孙法官决定采取变通的方法。
孙法官和书记员下班后到了老人家,老人非常高兴,已经摆好饭菜。老人喝了几杯酒后说出了心里话:告子女们只是自己的无奈之举,本意只是埋怨他们关心太少,问候不到,并不住地唉声叹气。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一切迎刃而解。几个子女当面认错,取得了老人的谅解;老人也保证不再无端责骂。最终老两口撤回了起诉。
老两口紧紧握着孙法官的手说:“法官同志,今天这顿饭是我俩吃得最高兴的一顿饭,比过年都高兴呀!谢谢你们给我消除了这么大一块心病呀。”尽管孙法官并没有吃饭,但还是悄悄在碗底压了50元钱后才道谢着离开。
不吃原告饭,不拿被告钱,这是廉政的底线,法官的尊严。其实,事物总有两面,具体情况总有特殊的条件。看来,不是耳边无警钟,只求心中有百姓!
一份信仰,筑就了无悔法官路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
终于,我明白了,身边的法官为什么如此热爱这份事业,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不是养家糊口的饭碗,不是解决温饱的底线,而是一份尊严,一种神圣的使命,一种不离不弃的崇高信仰。尽管,他们可以生杀予夺,可以寻租私囊,但他们不愿意有违良知、叛逆大道,始终将公平正义作为内心操守和法律底线,并依此来抵御诱惑、判断是非、为民解忧、为依法治国竭尽绵薄之力!
这就是我身边法官的信仰,也是我一生的守望!(F)(2)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刚)今年,三原县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制定管理目标,落实管理制度,严格取水、用水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切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开展。在用水总量控制上,该县严格...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