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长期干放映是老郭的心愿。
本报记者 孟利明 实习生 袁昕
晚上七点,暑气逐渐消退,放映员郭建荣骑着他的小电摩,驶进三原县陂西镇王化村委会广场,“老郭,来了啊,今晚看啥电影?”,“老郭,啥时候开始放?”……忙了一天的乡亲们,随着老郭放的音乐声音响起,围拢过来。
60岁的老郭是专职的放映员,奔走在陂西镇大大小小的14个村庄,每个月为村民定期带来一场电影。在放映的间隙,一些生活、农业科学知识也会播放,“今晚除了《第一书记》,还有《儿童安全常识》《家庭节约用电》,都是大家喜欢的”。老郭一边说,一边拉开了准备的30个小马扎。
2008年,老郭开始成为一名乡村电影放映员,由于人缘好,他所到之处,必能给大家带来欢笑。但有时放映,老郭就忙不过来,其老婆就每次给他当帮手,经常电影放完已到晚上十一点了,老两口就一点儿一点儿收拾,儿子有时也搭把手。“这是正经的事情,全家人都支持我,群众更喜欢,咱就得干得像样点儿。”老郭说。
老郭是个爱琢磨的人,放映员最麻烦的是给银幕支架子,老郭就设计了安在车上一拉就开的银幕架,受到了咸阳市的表扬。
老郭既是放映员,更是观众,他也爱总结:老年人喜欢故事片,年轻人喜欢武打片,每月他都会把自己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上报,“咱们送电影,就要送到心里,对得起这份工作。”实际上,只要老郭去哪个村,必是群众爆满。
放映员的工作让老郭找到了人生的乐子,更让他受到乡亲们的欢迎。作为三原最年长的放映员,他对自己严格要求,每次放映前打开监控,每次结束都要把当晚放映的照片传到服务站……老郭是个仔细人,一切做得井井有条。
老郭的相机里有几百张照片,全都是他放过的影片和观众,每张照片什么时候拍的、在哪个村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就有这么一个爱好,把放的电影和观众拍下来,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纪念。”一年168场,老郭长期在群众中间,有说有笑的生活,让他觉得自己年轻。
“咱就爱这一行,就怕哪天不让我放电影了,我真不知道自己还会干啥?!”老郭说。 (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琳敏)今年以来,三原县将“保障民生是大事”的工作理念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强化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压缩支出,加大民生投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截至6月底,三原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95022万...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