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三原新闻 > 正文

被冤枉了的 寡春年

来源:西安日报 2016-05-23 00:13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金石  文/图

樊义廷最近有点忙。

作为退休人员应该清闲,但樊义廷熟悉民间风俗,老家户县渭丰镇元三村一带的乡亲喜欢请他担任红白喜事司仪,这对他研究风俗是件好事,因此他也乐意为大家义务服务。可是由于明年没有立春,民间有无立春年为“寡妇年”之说,因此最近结婚的人较多,樊义廷近70天只歇了5天。

所说的明年,实际上指的是夏历丙申年,即过了春节的明年,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寡妇年”的说法。

人们为什么把立春看得这么重要,没有立春的年就认为是“寡妇年”?

“万木生芽是今日”

当今城市人,不大关注立春,但是樊义廷自小就发现,他身边的农民非常重视立春,当地有许多谚语:“春打六九头,修犁为耕牛”“六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进入六九就到了立春。

实际上,我国自古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十分重视立春。

我国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二如亭群芳谱》称立春为“春气始而建立也”。

国人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经验总结。而立春是春天的开始,就显得更为重要。到了“立春”这个节气,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天气开始转暖,草木复苏,大地回春。

1100多年前的一个立春日,诗人罗隐望着京都长安的景色情不自禁吟咏: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大过年”

樊义廷注意到,至今他们老家有人延续立春吃春饼的习俗。春饼分两种:一种是把韭菜和到面里,烙成饼;一种是把擀成的薄面饼摞成三层,中间夹两层韭菜,烙熟。

这习俗有上千年的历史。樊义廷从史料里看到,唐代的《四时宝镜》记载有:“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芦菔即萝卜,生菜指韭菜。不过这里的“春饼”很可能是类似现在没有裹菜的煎饼,春盘应是今日春饼的前身,而现在各地流行的春卷应该是春饼的发展。

樊义廷从史料上还查到,户县老东门外头过去有座土地庙。每到立春日,县上的最高长官,穿上官服,到庙附近套上牛,象征性地犁一个来回的地。

这一习俗源流也有两千年之久了。

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描述了这样的场景:“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

西北大学民俗专家杨景震在其《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风俗》一书中介绍:据说,从汉文帝开始,迎春时,天子率先垂范亲自扶犁,躬耕于野,表示对春耕的动员。明清以后各地“迎春”之礼,演变为“报春”之俗。

在我国古代,人们视立春为重大节日,称其为“春节”。立春日,人们在门壁上贴迎春字画,在门外悬“春幡”等等。“春节”甚至比过年还要隆重,有“立春大过年”之说。1912年,民国政府宣布废除旧历,采用公历,此后,夏历正月初一原有的名称“元旦” 被转嫁给公历的1月1日, 立春的“春节”则被转给夏历正月初一,立春的庆典活动也随之消失。现在樊义廷的老家在立春日没有特殊的庆祝活动,不过樊义廷还记得,在人民公社时期,每年立春日前后,户县都要隆重地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春耕生产动员大会,起初为3天,后改为1天。

中国的“阳历”

许多乡亲与樊义廷交谈时,习惯把夏历俗称为阴历,甚至有的以为我国自古只有这一种历法。

作为有着悠久文明史的中国,不仅历法产生的时代早,而且产生过多种历法。我们的老祖先首先注意到天空中月亮的规律性变化,于是用月亮朔望或称盈亏一轮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人们称这种历法为太阴历,简称阴历。

阴历与地球绕太阳公转规律,即回归年没有关系。由于各年的同一个月份出现在不同季节,不能在人民生活、生产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我国的天文学家到春秋末至战国时代,已经定出回归年长为365日,于是又设置闰月,使阴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这样的历法被称为阴阳历。夏历就是这样一种历法,之所以被称为夏历,传说是因为源于夏代。

夏历与自然气候变化也不能完全吻合。寻找一种能科学指导人们生活、生产的历法,成为中华民族先祖一直孜孜追求的目标。先祖们用土圭实测日晷,首先测出了冬至日、夏至日时间。

西北大学历史学教授韩养民在《尚书》里看到“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岁时划分记载。此四仲正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他认为这四个节气的确定,至迟在商末周初。到战国时,我国特有的24节气基本齐备。

西汉刘安等编写的哲学著作《淮南子》一书已有了和现在完全一样的24节气名称。

24节气完全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规律,把一年划分为24等份,可以说是中国的“阳历”。北宋沈括在24节气基础上创制的十二气历,一年365天,比现行的公历还要合理,遗憾的是未能被采用。

汉武帝时期,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在夏历的基础上,把24节气作为官方的气候标准,订于历法。以后各朝代,虽然有所修正,但基本沿用太初历。所以,后来人们所谓的夏历,严格说应叫《太初历》。

阴差阳错的寡年

立春之日,对于樊义廷及其乡亲们来说,是个很神奇的日子。立春前揽肉(地方一种肉食烹饪法),放的时间长,吃到忙口都不坏。而立春后揽肉,放的时间短。

韩养民认为,24节气主要是按关中、河南一带黄河中下游气候、物候设立的,因此和关中气候吻合。

樊义廷注意到,作为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在夏历中的日期变化很大,多的20多天,近一个月,在公历的前后变化就小,只有一两天。

立春第一日位于公历每年2月3至5日之间,近多年都在2月4日,只是到2017年为2月3日。然而2016年立春日在夏历腊月26,2017年立春日,则在夏历正月初七。2017年与2016年相比差了11天。这样,有时某个年没有立春日,叫无头春、无春年,还有叫寡春年,故简称寡年。有的年却有两个立春日,叫双春年、“两头春”;只有一个立春日的年叫单春年。将要迎来的夏历丙申年,就是两头没有立春日。

原本是为了不误农时

樊义廷早就听有人说,在没有立春的“寡妇年”结婚命运坎坷,尤其对男方有妨碍,但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没有立春的年就是“寡妇年”。

民谚道:“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根据雁塔区丈八街道原东辛庄村老农郭志坤的经验,过去不管立春是不是在春节前后,一般都把婚期放在年前的冬闲时间,如果立春在春节前,结婚更要放春节前。

三原县陵前镇柴窑村赵积厚认为,形成“寡妇年”最初的原因是,如果立春在春节前,立春后春暖花开,一过春节就要干农活,所以要赶在春节前结婚;如果立春在春节后,过了春节天还冷,农活还不急,结婚就可以放到春节后。

两位老农的经验和观点,道出了“寡妇年”的来龙去脉。本来遇到寡春年,婚期的攒前推后,仅仅是为了不误农时,像其他风俗的演变一样,久而久之,许多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当有人问为什么不能在寡年结婚时,有人便望文生义,加之认为春华秋实,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没有立春,似乎就没有了春天,也就没有这些,因此错误地解释寡年就是“寡妇年”。有的人知道寡年的来历,但感觉解释起来费劲,而“寡妇年”的说法能吓唬那些懒人,因此也顺水推舟,懒得更正。人们都有趋吉避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盲从者众多,“寡妇年”的说法就这样以讹传讹地流传开。

过了年有长达12天的立春

樊义廷发现,有的人很迷信“寡妇年”的说法,想方设法攒前推后都要让婚期避开寡年。

早在2014年,网友“雪花3764”就咨询:“ 2016年是寡妇年吗?”此帖有8142 次浏览量。而网友“姒舜呕参4”的《2016年、2019年无春寡妇年,结婚怎么化解?》帖子,有11443 次浏览。

立春日到立夏日之间为春季,长达90天。虽然寡年没有立春日,不等于没有春天。就拿2016年来说,春天结束的立夏日,要到公历的5月5日,夏历的3月29日,因此,将要到来的夏历丙申年有春天。寡年也不等于此年没有立春。立春作为节气共15天,2016年立春结束的谷雨,到了公历2月19日,夏历丙申年的正月十二,也就是说,丙申年不仅有立春节气,而且长达12天。

无论是公历、夏历,24节气,还是名词春节、寡春年,都是人定的,哪个夏历年有没有立春日,完全是人为规定形成的,国人俗称“过年”“阴历年”的日期,在我国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夏代为夏历正月初一,殷商为夏历腊月一日,周朝为夏历十一月一日,秦以夏历十月为正月,到西汉太初元年,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以后朝代基本延续此做法。如果以夏历腊月以前的月为正月,每年都有一个立春日。

“我就打算明年结婚”

以讹传讹往往随意性很大,有人甚至将夏历的今年即乙未年视为寡妇年。

网友“我是公共马甲19号”就遇到这种郁闷事,她和男友原本准备2015年结婚,在婚博会上定了酒店、婚纱照,定金都付了。谁知道婆婆去找个算命的,说2015年是寡妇年,千万不能结婚。她和男友根本不信算命,但是婆婆说她们乡下算命的很准,如果他们坚持结婚她就不参加了。不知当她的婆婆知道了丙申年才是一般人所说的寡妇年时,会怎么办?

陕西师范大学民俗专家傅功振毫不客气地批驳道,寡妇年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严格讲,就是迷信。

过去根据立春早晚决定婚期,显示了国人的智慧,可物极必反,一个春意盎然、喜气洋洋的立春节气,硬让一些望文生义的人搞得灰头土脸、阴气沉沉,寡春年实在是被冤枉了。风俗习惯是为人服务的,因人的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存在和演变。我国许多风俗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产物,而今,我国的农业生产已发生巨大变化,城市人更远离农业生产,许多人在年底反倒更忙碌。人们费那么大的力气办婚事,应该慎重,把喜事办好。本来利用新婚之喜,亲友高高兴兴见个面,沟通感情,交流信息是件好事,但都因一个讹传的说法扎堆地挤在一段时间里结婚,不光是给亲友带来经济上的负担,精力上也有压力,喜事恐变成愁事。

令樊义廷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乡亲认为“寡妇年”之说没有道理,他们根本不信那些说法。

有网友坚定地说:我就打算明年结婚 ,我只相信我自己,我觉得我能带给她幸福。

新闻推荐

文明风暖书法之乡 ——三原县精神文明建设掠影

第二届“感动三原”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道德模范宣讲活动走进基层单位。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书法比赛活动。“讲文明、树新风”道德宣传一条街活动。图/文乔恩平李鹏...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在京城骑自行车2016-05-22 23:37
评论:(被冤枉了的 寡春年)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