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天气变化关系密切,面对今年的史上最强厄尔尼诺现象,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咸阳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因此地质灾害防治不容轻视。据咸阳市国土部门最新数据,今年咸阳市13个区县共有地质灾害点550处,其中崩塌隐患灾害点达到314处。
淳化和旬邑是今年重点监控区域
7月6日,华商报记者从咸阳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了解到,去年,受汛期持续降雨、突发性暴雨等综合影响,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4起,其中滑坡1起,崩塌1起,地裂缝2起,直接经济损失120万余元,未造成人员伤亡。
今年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咸阳市共有地质灾害点550处,按照地质灾害类型分类,滑坡120处,崩塌314处,地裂缝58处,地面塌陷50处,地面沉降6处,塌方1处,泥石流1处。按照地域分类,彬县137处,旬邑38处,长武69处,淳化39处,永寿35处,泾阳60处,三原32处,乾县28处,礼泉58处,渭城12处,秦都2处,兴平13处,武功27处。
“尽管彬县灾害点最多,但威胁人员安全的并不多。”咸阳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说,彬县的地质灾害点多在人员稀少的地方,且多以崩塌为主。反而是淳化县和旬邑县,是今年省上要求监控的重点区域。
7月和8月局部灾情不可避免
据介绍,由于大气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一般为2个月到3个月,因此今年汛期受厄尔尼诺影响,咸阳汛期期间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多变,极端天气气候时间多发。
预计今年6-9月咸阳市北部降水量为400-440mm,较常年偏多,南部降水量预计为310-400mm,较常年偏多。初夏汛雨约在七月上旬至中旬出现,出现时间较常年略晚,8月上旬至中旬,有15天左右的伏旱;汛期期间短时强对流天气可能多发,应重点防御冰雹、雷雨大风等天气,秋季有秋淋天气,约在9月中下旬出现。
“7月和8月局部冰雹、暴雨频繁,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局部灾情不可避免。”上述工作人员说,目前,市、县(区)、镇各级正在根据天气变化严密监控各灾害点,“保证每天都有人值班,并严格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
地质灾害多发带多在北部县区
据介绍,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气象与水文及各类工程开发等影响。咸阳市地质灾害多发区、危险区大致可划分为2个大区、8个地质灾害多发带和3个矿区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2个大区: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多发区和南部冲积平原、黄土台塬地裂缝、崩塌多发区。
8个地质灾害多发带:兴平-咸阳三级阶地前缘崩塌、地裂缝多发带。武功漆水河高陡边坡崩塌滑坡多发带。泾阳泾河南塬滑坡、崩塌多发带;三原清峪河流域崩塌滑坡多发带。淳化、泾阳冶峪河流域崩塌滑坡多发带。永寿、乾县、礼泉泔河流域崩塌滑坡多发带。彬县水帘河流域旬邑县马栏河流域崩塌滑坡多发带。
3个矿区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彬长矿区大佛寺-百子沟一带地面塌陷、地裂缝多发地段。旬东矿区黑沟-台家山一带地面塌陷、地裂缝多发地段。永陇矿区碾子沟-平遥一带地面塌陷、地裂缝多发带。
其中,冶峪河西岸的淳化县城、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旬邑县城及清峪河岸边的三原县城存在严重地质灾害隐患,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为黄土滑坡、崩塌。此外,福银高速公路彬县服务区段,312国道永寿县底角沟段、彬县太峪隧道北出口-彬县县城收费站段,211国道泾阳口镇-淳化黑松林水库段等路段也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
八月底各区县要完成
各自演练任务
“各县市区在汛期到来之前,就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区和灾害点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严重隐患的监测点,及时向周边群众发放搬迁卡,限期组织撤离。对人口密集,不宜采取搬迁避让措施的,积极采取有效防范和治理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咸阳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陈小菊说,今年进入汛期以来,咸阳全市并未出现明显险情,目前,监测人员仍在密切关注重要观测点的数据变化。
陈小菊说,他们还通过加强培训、大力宣传、组织演练等方式,增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她说,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的应急演练指标,在八月底之前,各区县要分别完成的应急演练指标为:秦都区2次、渭城区5次、兴平5次、武功5次、乾县5次、礼泉10次、泾阳30次、三原10次、永寿10次、彬县45次、长武20次,旬邑15次、淳化30次。对于,玩忽职守、措施不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区县将给予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华商报记者 杨皓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咸阳讯(樊洁张永鹏记者陈奋翔)在加油站加油时,应该停车熄火,这本应是每一位司机必须知晓的安全常识,但三原男子张涛在加油站加油时非但不遵守这一规定,反而在加油员的好心提醒下大动肝火动刀致其重...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