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武功新闻 > 正文

“情境”在小学品社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咸阳日报 2013-05-08 08:30   https://www.yybnet.net/

武功县实验小学 谭方显

小学品社教育强调为学生营造文化情境,加强品社文化的渗透和传递,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以情激趣,以境促情,下面是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思考。

一、情境的基本理解及创设意义

情境就是借助视、听、触等立体性感受作用于课堂,从情感上施加影响,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创设情境的意义在于调动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小学生情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

二、点燃激情、以情激趣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教学中教师要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可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珍爱自己的生命》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美丽,从而珍爱生命。我先出示课件,展示生机勃勃的美丽世界景象,然后让学生想象地球上花枯了,草谢了,动物都灭绝了……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时配以一段音像,再配上一段震撼人心的文字,学生明白了世界没有了生命将会是多么的凄凉,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

三、触景生情,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境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事故图片,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

四、“情”“境”互激,升华教学

教育需要爱,教学情为先。教学设计应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课堂上,使学生回归生活,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一叠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了他从出生到现在,关于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一位学生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各色毛衣,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编织出来的……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了父母所付出的艰辛,从而心生感恩。

以情激趣,以境促情,才能打开孩子的心窗,才能让他们带着兴趣、感情,在课堂和生活中明理、成长,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新闻推荐

轻信网友离家出走 武功民警终找回

本报讯(魏永亮王永波)轻信网友一句话,少女离家出走。民警多方打听,辗转多地,最终将其找回。5月7日上午,家住武功县小村镇的一名群众来武功县公安局小村派出所报案称:正在上中学的女儿婷婷(化名)突然离校出...

武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情境”在小学品社课程中的应用)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