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县城大道而行,学校灯光闪闪,企业机声隆隆,山村繁星点点,马路灯火通明,嬉戏的孩子、唠家常的老人脸上充满喜悦……在这个金色的收获季节里,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而镶嵌在竹乡大地上的“国网绿”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四通八达的电力线路犹如城市的动脉,将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截止到今年9月份,广德供电公司售电量实现9.2亿千瓦时,连续安全生产达2576天。看着一行行刷新的数字,广德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斌的话语再次萦绕耳畔:作为铺设民生的基础行业,供电公司在“好”字上下功夫,与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连,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成绩突出。而广德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跟上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更离不开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电,改变世界;供电服务却改变生活。在助力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该公司始终坚持将优质服务工作作为永恒的主题常抓不懈。该公司抓住大力实施“95598光明服务工程”的契机,深化供电服务新“三个十条”,深入推进“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活动,让广大电力客户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优质、方便、规范、真诚”服务带来无限美好的幸福生活。
一项工程 铺起美好乡村幸福路
“我们东亭现在乡容整洁环境美、乡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这些都离不开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8月27日,东亭乡党委书记蒯浩林感慨地说。
据悉,为更好地服务美好乡村建设,该公司牢固树立“区域示范”理念,超前谋划“东亭区域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多次带队与东亭乡政府进行有效对接、沟通和协调,推出“贵宾”服务,对东亭乡62个台区及用电线路进行智能化改造,在东亭乡建成投运安徽首座农网35千伏智能变电站,最终形成以35千伏智能变电站为依托、10千伏智能配电台区为网架、400伏低压用户智能终端为基础的智能化雏形,着力打造与东亭美丽乡村走廊建设总体规划紧密衔接的电网建设。通过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典型化设计和标准化施工,重点把35千伏东亭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一体化建设成为“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既有效满足了农村对电力的需求,又为美好乡村建设蓬勃发展锦上添花。
一项行动 解决供电服务瓶颈
“我们今天代表长广地区洪村、牛头山村、箭穿村900多名老百姓的共同心声向供电公司表示真挚的感谢!”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薇字里行间里透露出了对该公司的深深谢意和高度赞扬。5月16日,县人大代表来到该公司登门致谢,为该公司送来了“高效规范办实事,热情贴心为人民”、“关爱民情,普耀光明”、“全心全意心系百姓,农网改造为民排忧”等字样的三面锦旗,感谢供电公司圆满为解决长广地区转供电所做的努力。
据悉,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浙江长广集团在广德县新杭镇境内经营煤矿开采。建立伊始,长广地区由浙江省电力厅跨省区域供电,涉及新杭镇洪山、桃园、箭穿、路东、百家庙、牛头山、青岭、阳湾、独山共9个行政村,总面积222.56平方公里。该区域内6千伏线路、低压线路与广德公司10千伏线路、低压线路交叉跨越或同向架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更好、更快地解决长广转供电问题,该公司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商议转供电事宜,与政府、当地村委会积极协调沟通,争取政策支持,使解决转供电问题的外部环境日益改善,同时,采取调查、走访、座谈、上门服务等形式分别于长广地区重要客户进行协商,确定转供电重点区域。经过近7年的努力,斥资2418.28万,目前该地区10千伏线路网架已基本覆盖,在逐步接受低压用户的同时,也具备了接受专变用户的能力。在项目改造中,35千伏独山变电站作为长广公司环网供电中的一个电源点,由于年久失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易发生负连带责任的风险。该公司一直将其作为安全隐患进行“一案一档”管理。经过多方努力,该站于7月上旬退出运行。在消除长广地区因线路老化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有效解决该区域内用电秩序乱、群众用电难、电费回收难等不良状况。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进入秋冬季节,也是火灾高发时期,广德县人民医院积极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技能演练,使医务人员人人了解火灾的预防和急救技能,防患于未然。图为该院医护人员正...
广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