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讯 近年来,广德县紧紧围绕美好乡村建设主题,“抓好三支队伍、实施三项举措、落实三项计划”,着力打造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取得显著成效。
抓好“三支队伍”,培育骨干力量
一是抓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按照乡镇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的不同,将全县9个乡镇分为新型工业发展重点乡镇、生态休闲旅游发展乡镇、特色发展乡镇等三个类型。按照乡镇功能定位区别和乡镇美好乡村建设的不同要求,因地用人,选拔干部到不同类型的乡镇领导岗位,从县农委、旅游、环保等部门选拔了10余名有专业特长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类型乡镇挂职、任职,真正让各有所长的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担重担”、“挑大梁”。
二是抓“带头人”队伍建设。紧紧围绕美好乡村建设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在村党组织书记人选上,严格按照“一好双强”要求,从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中择优选拔了一批村党组织书记,并从县直和乡镇选派了1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有美好乡村建设任务的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注重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选拔乡镇干部,先后有6名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取得工作实绩的村干部通过公开招考成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或乡镇公务员,189名村干部当选为省市县党代表、人大代表。
三是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作为建设美好乡村的新生力量,严把“选、育、管、用”关,着力把大学生村官、“双带”先锋、创业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高校毕业生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并根据他们各自的优势,安排到合适的岗位进行培养锻炼。通过选拔的443名村级后备干部,大部分被安排到美好乡村建设一线,为美好乡村建设培养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后备人才。
实施“三项举措”,为增添内生动力
一是开展农村党员责任区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把全县20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划分为652个责任区,将美好乡村建设任务分解给责任区的1400多名党员,形成了每个党员都干起来,人人齐心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是开展村部功能提升行动。坚持把村级活动场所建成美好乡村建设的标志性建筑,按照“一厅两栏三化四室”标准,把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努力做到一座村部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该县累计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用于村级活动场所及周边道路、附属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村级活动场所专项资金的撬动,共整合各项支农资金7.5亿元,带动农民投入3750万元,社会投入3880万元,进一步加快了美好乡村建设步伐。
三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强基工程,以乡镇为单位,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年度计划,2012年,该县村级集体收入达2300余万元。今年,该县将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方式,在全县选择20个左右不同类型的村,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经营美好乡村、发展现代农业等途径,采取县乡领导直接联系、部门重点帮扶、财政积极支持、项目资源整合等手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基层党组织有能力、有资源服务美好乡村建设。
落实“三项计划”,搭建服务平台
一是实施“通达计划”。坚持把村组干部例会作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平台,紧紧围绕美好乡村建设主题找问题、提建议、解难题,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的能力。2012年,该县共召开村组干部例会544次,收集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反映美好乡村建设的各类意见建议达3045条,现场解答1978条,转交1067条,进一步加快了美好乡村建设进程。
二是实施“城乡计划”。深化在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中推进书记(局长)驻村工作日活动,突出美好乡村建设主题。2012年,该县96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二级机构共为结对村协调项目46个,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320余户,落实帮扶资金158万元,解决实际困难537件。
三是实施“活力计划”。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运用民情恳谈会等做法,“面对面”听取村组党员群众真知灼见,提升乡镇党委科学决策水平,指导各村明晰发展思路,帮助解决突出问题。2012年,该县9个乡镇党委召开民情恳谈会272次,解决实际问题750余件。 (任武祥)
新闻推荐
广德讯 据广德县政务服务中心国税窗口统计,今年1月份,该县共有1138台车辆缴纳车辆购置税,其中汽车1102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3.9%、58.6%;入库...
广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