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集资修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像广德县誓节镇东兴村芦塘自然村这样顺利的,可能并不多见。2013年10月,在该村几位“能人”的带领下,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全长4.4公里的户户通道路就铺到村民的家门口。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次——
3月15日下午,家住县城的陈文有像往常一样到学校接9岁的儿子放学回家,本以为把儿子送到家就没事了,没想到儿子却突然提出要回芦塘村的爷爷家。“要是在以前村里的路还没修好的时候,他(指自己的儿子)肯定不愿意去。”陈文有说。
陈文有口中的“路”是指芦塘村里进组到户的小道。多年来,由于集体经济薄弱,芦塘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比较滞后。虽然“村村通”工程是修到了村口,但进组到户的还是一条机耕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现象长期困扰村民的生活。
村里的路真的该修了
说起村里以前的路,彭钟友边摇着头边说:“简直没法走”。十多年前,他在村里开了个小店。由于村里路况不好,到店里买东西的村民都很少,加之本来全村人口就不多,所以小店的生意一直很冷清。
“最头疼的是到镇上进货!”聊天中,彭钟友倒起了苦水。“你别看我这店离村口只有100多米,但每次把货从村口拉回来都费劲的不得了。”他说,尤其遇到下雨天,经常是一脚下去,半只脚都陷在泥里,一不留神三轮车上的货就掉下来了。
对这条路深有同感的还有程立信。在外地做过多年工程的他,每每谈及村里的路总是眉头紧锁。“说心里话,每到过年回来看到村里的路况,心情真不好。”程立信说,别说外面的人不想回来,就连住在村里的人都不愿意串门。虽然往年也有人提过修路一事,但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2013年10月3日晚,程立信和其他几位村民到村民彭金栋家做客。饭后,大家又提到了村里的路。特别是在外经商小有成就的潘耀文和赵德胜,一想到自家门前的烂泥路连轿车都无法通行时,禁不住直叹息。“村里的路真的该修了!”谈话间,程立信突然提议。很快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几人决心采取自发捐资的方式,改变村里的路况。
由于当晚在场的几个人都住在村西边,所以他们计划先修通村子西边的800米主干道,大家初步估算了一下,沿路的每户至少要出资200元。
不过,提议归提议,这次能否让村民们多年的夙愿成为现实,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没有底。
建设目标一改再改
说到修路,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钱能不能筹到”。为了协调修路过程中的事务,芦塘村专门成立了由程立信担任组长,潘耀文等人为成员的工程建设领导组。
按照昨晚的安排,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便采取分户包干的形式对村西的群众进行入户宣传。“说实话,当时上门筹钱的时候我真的很担心。”潘耀文说,尽管大家修路的心情一直非常迫切,但是一旦提到出钱,很多村民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情愿。
不过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在领导组上门筹资的过程中,村民们的热情非常高涨,纷纷表示要积极出资。而此时,住在村东边的村民们也听到了修路的消息,他们希望能把村东边500米也纳入修路计划。至此,“修一条全长1300米的主干道”的计划逐渐成形。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广德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战略,坚持“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主,一切经济建设以工业为主,一切工业以招商为主,一切招商以项目落地为主”的“四为主”方针,着力在招大引强、...
广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