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四月,广德大地满目葱郁,一派盎然生机。
4月21日,记者穿行于广德县桃州镇、邱村镇、誓节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喜见沃野平畴上,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机能耕。一块块屹立于田间地头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标志牌,醒目而壮观;一幅幅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让当地农民幸福得像花一样。
“像这样的阴雨天,过去早就涝的不成样,现在多好,路伸田里头,机械进田头;百里长渠围田转,不会因水而发愁……”桃州镇和平村村民陈国庆喜滋滋地说。他告诉记者,去年县里对这片田地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所有主渠全部进行疏通和加固,斗渠改用半边涵管式辅设,灌溉条件得到改善,旱涝保收还增产,同时,田间道路也进行了硬化,农业机械直接就能开进田里头。“你瞧,只要把这个阀门提起,水就自然流进田里,再也不愁天晴容易旱,下雨就会涝了。”陈国庆向记者演示着排涝和灌溉过程。
据了解,2012年以来,广德县先后争取到19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目前已经完成建设项目7万亩,投入资金约2560万元。去年以来,广德县先后在4个乡镇、17个村实施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今年,还将完成3个项目区3.9万亩的建设任务,计划投入资金1560万元。
在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广德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村民当家作主,积极组织县国土、农业、水利和交通等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勘察农田基础现状,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建议等方式,因地制宜地明确“田成方、土成形、渠相通、路相连”的建设标准,开展以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和田形调整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这儿建了两个抽水泵站,原来的机耕路进行了硬化,加固和修筑了十几公里的主渠和斗渠,田间地头的‘毛细血管网\’畅通了,9个村民组农田灌溉问题得到解决。”和平村村干部陈国平带着记者在田头边走边介绍,越是农忙季节越是用水矛盾突发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还根治了农田旱涝问题,和平村再没出现为灌溉用水发生争执的事,村民们和谐地进行农业生产。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创造了良好条件。”广德县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李荣斌说。下一步,我们将以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继续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综合能力,为农业强劲发展注入“强筋壮骨”营养剂。
新闻推荐
近年来,广德县紧贴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新途径,注重教育载体的多样化、主题活动的经常化,以“养眼、沁心、入脑”为主题,倾力打造四种文化,营造出“廉”香阵阵扑鼻来的良好氛围。着力...
广德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广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