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合肥工业大学一个学生的帖子《查济之行,对宣城旅游的一点感触》在论坛上引起了不小反响,该学生把自己查济之行的感受写了出来,对宣城的旅游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议。随后记者了解到,这位合工大学子的建议是去年9月出现在市政府政民互动平台上的,提出的具体问题也得到了答复。与这位才来宣城一年的“新宣城人”一样,不少宣城人都觉得宣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一样都不缺少,甚至可以说很丰富,但为什么旅游业却一直不温不火?
每年来查济古村写生的大学生络绎不绝。(资料图片)
“珍珠”很多却没有亮点
“宣城的旅游景点就像是散落在全市各个县市区的珍珠,没有一个拳头产品。”这是市旅游协会会长杨小宣的评价。
的确,宣城市的旅游景点星罗棋布,给人遍地珠玉的感觉。在市本级,我们有全球唯一的中国鳄鱼湖和名满天下的“江南诗山”敬亭山;在广德县,我们有“天下四绝”之一的太极洞;泾县是宣纸宣笔之乡、皖南事变发生地、新四军军部旧址所在地;绩溪县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我们有5A级旅游景区——龙川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省内各市都少见的。
“邀请朋友来宣城玩,但是他们都没听说过宣城的景点。”小刘大学毕业已经5年了,一到放假就会热情地邀请外地的同学到宣城来玩,每次都要费心地向他们介绍宣城。“宣城不像黄山、九华山,有一个提起来别人就知道的地标性的景点。”她说,“每次向同学介绍完,他们都感叹,宣城原来有这么多景点!”他说的“地标性景点”与杨小宣说的“拳头产品”是一个意思。
从2013年数据来看,宣城市旅游总收入119.84亿元,不到黄山市和池州市的1/4。作为宣城市境内唯一的5A级景区,龙川景区的门票收入,只有黄山景区和九华山景区的1/11和1/10。
基础设施与旅游资源不匹配
去年端午节的泾县行,让家住常州的郑女士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从常州自驾到泾县,走沪渝高速到达宣城很方便,到泾县的路在修,路难走也可以理解,但是通往月亮湾景区以及査济景区的路也都是坑坑洼洼,开车很累。”郑女士表示,月亮湾非常漂亮,但景区设施太简陋了。“从售票处停车场到漂流上船点,就是一辆破旧的小面包车,像是私人经营的,还要另外收费。漂流活动也单一了一些,两边如果设计些景观或者节目,就更好了。”
宣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却一直未能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的整合都有待完善,“资源整合力度不足,旅游营销滞后,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市场主体较弱和体制机制约束,都是制约宣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而最突出的应该是交通问题。
宣城市是全省唯一一个与江苏、浙江毗邻的城市,具有便利的大交通。但是通往景区“最后一公里”还有待完善,部分主要景区可进入性较差。
除了交通外,市本级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严重不足,高星级酒店明显不足,也是导致旅游辐射及集散效应不强的因素之一。
新闻推荐
·岁月遗照·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制造卢沟桥事变,炮轰宛平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日军进攻上海。广德既为上海后院,又是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东南门户,国民政府空军广德机...
广德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广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