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观看了两部科普片:《人工降雨的发现》和《预防雷雨天气》。我欣喜地了解到,雷雨天气是由阴电和阳电融合形成的现象,当天空打雷时,我们需关闭门窗、关掉电器、远离建筑物、金属物以及电器……许许多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现在却豁然开朗。在观测场,各种各样观测天气的仪器作用各有不同,让我们大开眼界。
——五(1)班 胡博
来到了人工降雨的发射地点。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炮。一问那里的老师,原来这是一台老式的降雨炮——三七大炮,现在已经没用了,我们站在大炮上,一个同学转动着炮头,我们使劲的转动着方向盘,就觉得我们像是一位气象工作者。
——五(2)班 陈浩一
到了观测场,一个个仪器让我大开眼界。讲解员姐姐给我们讲解,什么中心点标志,日照计……在气象台的预报室,我们还玩了气象游戏,真是不亦乐乎!“哗哗”,窗外下着雨,可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兴致……这次的小记者体验活动真让人难以忘怀!
——五(1)班 吴欣怡
那个信箱似的百叶箱,里面“站”着几根温度计,以及其他东西,用来测量湿度、温度。有一只雨量箱,是专门用来测雨量的,只要下雨,雨水会掉进雨量桶,雨量桶里有个漏斗,通过漏斗将雨水送入底部的机器进行测量。咦!地里插着的几根管子是什么?好奇心驱使我去问工作人员,他告诉我这是测量地下温度的仪器。
——五(1)班 杨雨乐
看到了一辆似坦克一样的东西,原来是人工降雨机,第一座降雨机叫做“三七高炮”,它能发射到七千到八千米远,在前年的七八月份,就进行了一次人工降雨。第二座降雨机是人工降雨火箭炮,火箭炮里包含着催化剂、碘化银、干冰等材料做成的。这种火箭炮能发射到八千到一万米远,一次只能发4门炮弹,它是用电引火的,可真神奇!
——五(1)班 张梦
只是为预报天气,造福人民,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却费尽心思,这些劳动成果是用他们的汗水换来的,他们坚持不懈地辛苦劳作,忙碌,为的就是让百姓安心。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尽管与他们依依不舍,但我却为我能当上宣城小记者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这真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呀!
——五(1)班 杨宗静
以上是广德县滨河学校记者站选送的稿件,上述作者可在本校记者站领取“剪报簿”一册,作为稿酬方式。
新闻推荐
广德讯(周琳)多年前,在广德县大大小小的街道里,总有一些书店散发着独特的书卷气息,吸引着一群人不断地进进出出。而如今,随着网络书店、电子书的迅速发展,给实体书店带来了...
广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