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里,各类教育辅导机构异常火爆,有偿家教又成了百姓热议的话题。记者从广德县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今年暑期,他们采取“关后门、开前门”的办法,在有效禁止有偿家教基础上,不断丰富学生暑期活动。
严打后遗症:“门外汉”很吃香
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一直被社会各界所诟病,该县教育主管部门一直不遗余力地禁止有偿家教,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社会教育辅导一直处于“监管真空”的现状,“严打”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当前,有偿家教的主要管理者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根据现象的管理权限,他们能有效管理的是在校教师,却无法对社会上其他群体有效监管。
该县教体局纪检书记宋芬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三令五申严禁有偿家教,教师的有偿家教得到有效控制。但造成许多低素质人员,甚至是根本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也涌向教育辅导行业从中牟利。”
社会需求:这是不能漠视的能量
有偿家教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家长“望子成龙”的高期盼是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中高考中能够考进理想的学校,需要老师在课外能够给孩子补课,以便孩子提高成绩。
“遏制有偿家教的歪风邪气,不能简单颁发禁令了事,还得从形成原因上找对策。家长期望孩子学习优异和全面发展是对教育的刚性需求,正是这个刚性需求推动社会教育辅导行业经久不衰,教育主管部门不能漠视这种社会需求和内在原因。”采访中,宋芬如是说。
大量社会办班行为,也给教育主管部门带来管理难题。据了解,无证教育辅导机构中,经常出现交了学费却不能保证课时数量或教师素质等问题,由于这些“黑补习班”都不开具正规发票,一旦发生纠纷,教育主管部门很难介入受理投诉。
疏堵并举: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该县教育主管部门启动了“拓展教育课堂”工程。记者从实施方案中看到,拓展课堂课程建设及教学活动,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着力发挥名特优教师在科学教学上的优势,重在帮助学生梳理学科知识结构和知识点,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据了解,“拓展课堂”按照“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建设运行、按需购买服务”机制运行。简单地说就是,教育主管部门把握拓展课堂的目标、方向、课程内容,组织名师团队;社会组织建设“拓展课堂”的软硬件和学校专用平台,并负责拓展课堂的日常运作和服务;家长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理的课程内容。据宋芬介绍,“拓展课堂”按照公益为主、适度收费、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市场化模式运作,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绘画、书法、棋类、经典诵读、趣味数学、作文指导等十余种,满足不同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一方面疏导,一方面严堵,首先给家长提供可供选择的低收费、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这是一项地道的惠民工程;同时,将继续加大有偿家教和违规办班的处置力度,真正让学生享受科学、优质的教育。”宋芬最后说。
新闻推荐
求证后发现属夸大事实 市民谴责网友以讹传讹◇特约记者 张秀香日前,一网名为“大谦墨人”的网友在论坛上发...
广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