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誓节镇,提起施立波的利民农田水利合作社,很多人都会兴致勃勃地跟你说上两句。作为誓节镇唯一一家国家级合作社,它有着当之无愧的底气——成立仅两年,合作社社员便从13人发展到63人,种植面积从不到2000亩发展到15000余亩,带动周边286户农民发家致富,仅粮食一项年产值就达到近2000万,旗下有13家家庭农场,其中市级家庭农场3家。除此之外,合作社本着为社员服务的原则,依据服务内容的不同进行分工,有着较为成熟的运作管理系统,为社员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探索种植新模式,引导合作社成员走上科学、生态、高效的种植新路子。
寻访:科学管理办法
解社员燃眉之急
“老周,快到我农田里看看,我那田里有一块稻子好像得了稻瘟病……"记者刚一来到位于誓节镇花鼓村的利民农田水利合作社,便看到一个农民冲进该合作社生产技术部人员办公室,焦急寻求帮助。技术人员老周二话不说,便同农户前去察看。
“我们生产技术部门就是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及时宣传病虫害防治知识,为社员解决种植上遇到的新问题。"合作社理事长施立波介绍,合作社分工极为明确,社员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下设理事会、监事会等,最有特色的还是工程建设、社会化服务、产品购销、工程管护、生产技术等部门,他们分别在建设水利设施、管理农田机械、统一采购农资、管护水利设施、指导农田种植上给予社员全方位的服务,解决社员的后顾之忧,让社员能够全心投入种植,实现增收致富。
“加入合作社真是个明智的决定。"54岁的农户芮国安说,作为2013年首批加入合作社的社员,他切实感受到了合作社的服务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带来的变化。“合作社帮我疏浚了田地旁边的沟渠,让我再也不愁农田灌溉。每次遇到病虫害等问题,合作社都会主动在第一时间帮我解决,还指导我用新方法种植。两年来,农田产量大大提高,收益自然也提高很多。"
探索:稻鸭混养
开拓生态种养新路子
“嘎嘎嘎……"还未走近稻田,便听到鸭叫声此起彼伏。只见碧绿的稻田里,三三两两的鸭子在秧苗间穿梭觅食,悠闲自在。农场主拿起瓢和装饲料的桶,稍微敲击了几下,数以百计的鸭子便立刻从隐蔽的秧苗间钻出来,争相晃到田埂上觅食,场面好不壮观。
施立波告诉记者,这就是实行稻鸭混养的“试验田"。 “稻鸭混养是一种生态种养方式,通过提供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使二者相互依存、互惠互利。"施立波说,“鸭子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实施稻鸭混养的稻田,不用喷农药,不用薅秧,以鸭治草防虫,产生的鸭粪对稻田也是种天然肥料,可减少化肥施用;养鸭也不需再喂饲料和新建鸭舍,这样,水稻和鸭子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稻鸭肉质鲜美,稻米清香可口。"
施立波说,稻鸭混养的前景虽好,但目前处于试验阶段,今年刚刚开始实施。等到年底收益良好,就可以在合作社推广使用,造福更多社员。
(赵丹丹)
新闻推荐
近日,来广务工人员程女士向记者求助,希望她的小儿子也能和其另两个小孩一起在滨河学校学习。“我们来自阜阳,在广德已有七八年了,现在住在开发区,我有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在滨河学校上学,今年9月份...
广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