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福是誓节镇坞沙村的一名残疾人,可是他渴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香菇结缘,从此便走上了种植香菇的致富路,并且他还组织当地11名残疾人成立了香菇种植合作社。
近日,记者来到誓节镇坞沙村看到,香菇种植户张万福正在香菇大棚里,忙着采收香菇。大棚外,满筐的香菇堆放在田垄上,等待客商拉运。“现在刚刚步入采摘期,高峰期的时候,平均每天要采600斤香菇。"张万福看着眼前的香菇迎来丰收,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喜悦。
产量可观
2007年,张万福在自家屋顶翻瓦时,不慎从屋檐上滑落,造成了肢体四级残疾,卧床4个月后,整整休息了一年多。为了重拾信心,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后通过咨询了解到香菇的种植管理简单而且劳动量也不大,技术也比较容易掌握,是一份十分适合残疾人的工作。经过一番艰辛劳作,试种的一亩香菇一次成功,净挣了两万元。喜出望外的张万福果断又租了几亩田,建起了大棚、厂房,购置了锅炉、设备、装袋机及原料,全心全意种起香菇来。目前,他的种植面积达到4亩多,共有4万多个菌棒。“夏菇平均每个菌棒产量是1斤4两的香菇,4万多个菌棒至少能出5万多斤。而冬菇品质更好,一个菌棒出1斤7两的香菇,收入非常可观。"张万福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效益来看,一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
科学种植
“香菇种植活儿不重,就是比较繁琐,每天都有活干。"张万福告诉记者,种植香菇看似简单,程序却很多,如原料加工、高温消毒、装棒、发酵、出菇、采菇等,都需要细心与耐心,尤其是要注意好温度、湿度。“只有管理好了,香菇产量才高、品质才好。此外,要种好香菇,光懂技术还不行,一定要能吃苦,勤钻研。"张万福说,每隔一两小时要到温室观察,调节温度、湿度、放风、透气,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如今,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张万福,不仅成为了该村的香菇种植能手,今年,他还组织了11名残疾人成立了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起了20多亩的香菇种植大棚和两个冻库,成功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据了解,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社员提供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经济共助的“三共"服务,为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的“三缺"社员提供菇种、技术以及香菇营销策略等。
“我们合作社的目标不仅是让本社的11位残疾农民通过努力,实现自强,更重要的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希望有更多的残疾人和我们一起通过种植香菇走上致富路。"张万福说,“种植香菇资金回收快,只要肯干、肯吃苦,就会有较高的回报。"
(周琳)
新闻推荐
人社局举办社保政策法规培训近日,新杭镇陶瓷(建材)行业协会第一届会员会议举行,协会特别邀请县人社局经办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着重讲解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基本内容,并就有关社会保险知识进行现场答疑解惑。...
广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