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广德新闻 > 正文

朱辉平:水稻种出『致富路』

来源:今日广德 2015-08-27 23:28   https://www.yybnet.net/

走进誓节镇花鼓村,映入眼帘的是成片成片的绿色稻田,一眼望去,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当地种植大户朱辉平正穿梭于田间地头,细心观察着水稻的长势情况。“从目前的长势来看,今年的收成应该还不错。"朱辉平望着眼前临近丰收的水稻,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回乡转行做农民

今年45岁的朱辉平,十几年前一直在湖州织里办服装厂,年收入达几十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2013年,朱辉平在电视上看到国家有关政策出台,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种植,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回乡转行做农民。“当时我是以一亩田400斤水稻向农户承包,这样农户既可以放手去外地打工,也不会荒废农田。"朱辉平说,目前已流转花鼓村五个村民组的农田,共有1000多亩。同时,他又投入100多万元购置机械设备及建设厂房、晒场等。

然而,由于经验不足、施肥不当,水稻产量不尽如人意。“我第一年采用的是直播种植,产量不是很好,而且风险大。"朱辉平说,今年准备采用人工插秧,亩产量要高出200斤左右,这样算的话,即使是除掉人工费,收入也比直播要可观。“不过没亏本,粗略估算了一下,除掉杂七杂八的成本,每亩净利润在150元左右,算下来也挣了十几万元。"朱辉平告诉记者,今年他虚心向种植大户学习种田经验,还多次参加县里举办的种植技能培训。并且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调查水稻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农技部门的病虫情报,进行科学防治。“在今年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上,我主动向县、镇技术指导员请教,根据田间残留虫量多少,决定是否防治,节省了不少成本。"

加入国家级合作社 

对于种植大户来说,种植水稻,除了技术,种子也很重要,可以提高水稻品质。今年,他大面积种植了县农委主推的水稻品种“Y两优302",还种植了“隆两优"。从播种、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水浆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绿色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模式,全过程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申请为“市级家庭农场"。此外,朱辉平不仅种好了自己的水稻,还加入了誓节镇唯一一家国家级合作社,带动周边286户农民发家致富。

说到下一步打算,朱辉平表示,目前没有扩大规模的打算,不过想尝试新的种植方式。他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农民种田有奔头,尤其是种田大户,可以享受多项惠农补贴。有了这些补贴,他更加坚定信心,大力发展规模水稻种植,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周琳)

新闻推荐

尊敬的客户新杭站轧钢厂线真空开关后段线路定于停

尊敬的客户:35kV新杭站10kV轧钢厂196线02#真空开关后段线路定于9月5日07:30-10:30停电,停电范围:新杭镇:镇街道、农村合作银行(新杭支行)、地税分局、消防队、新杭政府、中心小学、新杭卫生院、葛家湾...

广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朱辉平:水稻种出『致富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