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林 本报记者 高海超 文/图
“我只是做了一点自己能做的事,真得不需要这样。”见到杨世正时,这位已经84岁高龄的老党员,一直摆手表示不想说太多。然而,退休后三十多年来,他义务打扫公共厕所的事迹,不仅感动了所在社区的居民,也感动了整个广德……
清扫厕所成了他的晚年生活
1982年,杨世正从广德县信用社退休后,家住在双河乡政府(现为大木桥社区)附近的他,发现政府旁边所建的老式公厕无人管理,卫生状况差,尤其是夏天更是臭味熏天、蚊蝇肆虐。
“每天到政府办事的群众那么多,大家当然希望上厕所时能有个干净点的环境。”杨世正回忆说,除了来办事的人员,由于当时住在附近的几十户居民家里厕所也较为简陋,这间老式公厕甚至成为方便周围群众的重要场所。
打定主意,杨世正便带上自家的扫帚,将打扫公共厕所当成了自己退休生活的一部分。看见哪里脏了,杨世正便清扫一遍;厕所里的粪便满了,他就主动联系有关部门转运……
长此以往,曾经脏乱不堪的公共厕所,变得整洁干净多了。“老书记曾告诉我,当时很多居民都觉得,公厕打扫的比家里厕所还干净。”现任大木桥社区主任夏昌友表示。
过年时孙子也加入“扫厕队”
寒来暑往,杨世正不仅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打扫公厕,有时候还将老伴也拉上,在自己不方便时让她打扫女厕所。甚至在孙子放寒假回来过年时,杨世正也会让孙子帮忙打水、冲洗厕所。渐渐地,居住在双河乡政府周围的居民,都知道了杨世正打扫公厕的事情。
“老杨,你天天都把厕所扫得这么干净,政府一个月会给你多少钱?”
“不要钱,政府要是给我钱,我还不干了。”
面对周围居民的好奇,杨世正觉得,作为一名退休的党员干部,所做的这点事情不仅是应该的,更不能贪图物质回报。“扫厕所这事儿也不费多大力气,来这里上厕所的都是周围的熟人,扫干净了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嘛。”
去年底,鉴于杨世正已经83岁高龄,儿子便将他从大木桥社区接到了红旗社区自己的家,方便照顾其生活起居。“扫了三十多年的厕所,自己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一直坚持下去。”杨世正表示。
杨世正在学习《党章》。
新闻推荐
广德古墓群勘探现场。广德讯(宋吾能文/图)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介绍,日前,在商合杭高铁的建设工程中,相关部门在广德县桃州镇南塘社区发现一处古墓群。此次共发掘两...
广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