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前
修路后
当初,缘于“让儿子上学的路好走点"的初衷,桃州镇凤井社区的马宏赛自掏腰包,为桃州四小大门东侧围墙边的一段坡路浇上水泥,方便了许许多多上下学的学子们。其间,目睹了这件好人好事的吴志远想替四小学子们表达谢意,却苦于“好人"不愿留下姓名,便只好找到本报帮忙寻找他。最终,记者在社区工作人员蔡环的帮助下,才见到曾婉言拒绝接受采访的马宏赛。这件事中,既有马宏赛甘于奉献的无私精神,也有吴志远、蔡环“要把好人精神传递"的交相辉映,记者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才完成了这次“寻找好人"的采访,以及一次善心的接力与传递。
据蔡环介绍,马宏赛是凤井社区下辖的一居民组组长,在社区是小有名气的好人。这次自己花钱将路硬化,马宏赛透露一开始只是想让儿子上学的路好走点。记者了解到,这条路原为泥巴路,一到下雨天,路面湿滑,很难行走;加上石头多、坡度大,不时有上学的孩子在此摔跤受伤。经常送儿子上学的马宏赛后来决定,自己请人给这条路浇上水泥。最终,9月10日教师节当天,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出现在四小学子们面前,使他们踏上了平坦的求学路。
吴志远就住在四小附近,浇路当天,他刚好目睹了这一切,还为他们免费提供了用水。出于好心,本想在路边竖块标牌,对好人致以谢意;无奈好人不愿留名,吴志远只好找到记者,通过媒体来向好人道谢。
吴志远既不知好人的家庭住址,也没有好人的电话,只凭着一个名字(一开始,吴志远以为好人叫“马宏寨",后来找到蔡环时才知道叫“马宏赛"),带着记者沿路一家一家地询问。最后辗转来到凤井社区,在蔡环的帮助下才联系上马宏赛,却被其婉言拒绝接受采访。蔡环索性带上我们直接前往马宏赛的家,这才找到这位好人。
马宏赛、吴志远、蔡环,这三位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就像生活在广德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一样,陌生而又普通。但是,因为一件好人好事,他们被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涌动着一股好人的精神力量,才让一件好事变成两件好事,一个好人变成三个好人。此时正值全县创建文明县时期,这样的好人之间的精神传递,也是另一种文明的体现。
(胡久丹/文吴志远/摄)
新闻推荐
金九银十,又到桂花飘香时,早晚温差的变化也让人隐约感觉到秋季的逼近,但白天最高气温仍有27℃左右,则让人感到还有些闷热,即便过了秋分,天黑的时间越变越早,却仍有踩着夏末尾巴的感觉。“白天有时...
广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