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报、爱读报的老人不在少数,但是,多年来始终喜爱阅读报刊的却并不多见。在广德县柏垫镇,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喻成华,已经65岁的他活到老学到老,读报的习惯一直保持了多年,也经常通过电视等渠道关注新闻报道。
爱读报或许只是普通平常的事情,但喻成华老人读报,却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将这个爱好与自己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到了一起,并且发挥出了相当不错的效能。前段时间,喻成华听说县城在招文明劝导员,便报了名,8月16日,喻成华戴上“小红帽”,成为了一名致力于传递文明新风的文明劝导员。
此后,每天早上4点多喻成华就要起床,然后骑着自己的电瓶车匆匆赶往城区,因为家离城区较远,中午他也只能找个地方暂时休息休息,晚上结束一天辛苦的工作之后,又是一个多小时的归家车程……日常工作中,除了劝导电瓶车乱停乱放等现象,他也会捡捡路面上的杂物和垃圾。“辛苦也还好,就是前段时间温度比较高。”谈起高温下的认真坚守,喻成华显得非常平静和淡然,他觉得这些都是“应该的”,都是“分内的”,不值一提。
无论干什么工作,喻成华都没有放弃过读报这一爱好,如今做了文明劝导员,就更是如此,他常常用报纸上有关文明创建的内容对他人进行面对面劝导,而且往往能够成功说服对方。“文明劝导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带头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办文明事,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真诚地希望能够参与到广德县的文明创建工作中来。我喜欢报纸宣传一些正能量的内容,不断地展示广德县文明创建的成果。以前在乡下想看报纸还相对比较难,现在每天都能看看报纸我觉得挺好。”喻成华如是说。
对于个别不尊重、不珍惜文明创建成果的市民,喻成华积极劝导、据理力争,他说如果可以纠正那些拖后腿的市民陋习,自己受点小委屈就不算什么。其实,喻成华的想法特别简单纯粹,他只是觉得,越多人通过报纸接触到社会的文明创建成果,市民的整体素质就越能够得到提高,而他,只是单纯地想在这方面出一份自己的力,“社会更加和谐、文明,就是我最朴素的愿望。”(晏勤勤)
新闻推荐
近日,家住桃州镇的杨先生致电本报,自家鱼塘被污染,鱼大批量死亡。笔者随后便来到杨先生的鱼塘,看见鱼塘里漂浮着一些死鱼,一堆已被打捞起的死鱼堆在鱼塘旁,散发出阵阵恶臭。杨先生回忆,9月12日,他发现鱼...
广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