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9月30日上午,县老年大学教室里传出洪亮的歌声,一间能够容纳50人的教室里座无虚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正在激情合唱。记者看到,他们大多青丝渐白,有的甚至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学习热情高涨。
“学校目前共有140余名学生。这些老人年龄分布在40到80岁左右,其中以60岁的老人居多。"工作人员喻洁介绍,为充分满足老有所学的需求,该校每周开设十节课,包括健身、书法、戏曲、音乐、电脑等九种不同的课程,“几乎每节课教室里都坐得满满当当。"喻洁说。
龙奶奶就住学校附近,她每天按时到校上课,“社会发展变化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而且晚年生活容易让人感到孤独,大家在一起学习有说有笑,心情也会更加舒畅。"
一旁,手里拿着智能手机的李奶奶则娴熟地给家人发着信息,不仅如此,她对电脑知识也十分精通。她告诉记者,每天晚上通过电脑与小孙子聊天已经成了她雷打不动的习惯,“这都是勤学习的结果。"
而对于全县8.7万60岁以上老人来说,老有所养则是更现实的生活需求。记者从县民政局获悉,广德县在构建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通过委托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务,包括洗衣、保洁、送日常生活用品、老人讲座等,使他们能够安享晚年。目前,该项服务已在桃州镇景贤、天寿、万桂山等社区推开,政府购买服务人员达到45人,实现了城市社区全覆盖。
实际上,广德县老年人不仅老有所学、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为——在“6·20"洪灾面前,80岁的张教广亲自为水毁道路竖起警示牌,提醒过路行人注意安全;66岁的许维喜在山洪暴发时坚守在水库一线泄洪,直到险情解除后才回家;65岁的余兴虎在山塘超过警戒水位时,及时劝导疏散山塘下游十多户群众。在关心下一代成长工作中,超过5000名“五老"成员参加了结对帮扶工作;县关工委普法教育宣讲团里,吸纳了5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70名“五老"人员受聘成为网吧义务监督员,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网吧啄木鸟"的作用……
如今,广场上、公园里,家庭内、社会中,处处活跃着老人们生机勃发的矫健身影,传承着他们与时俱进、勤学乐善的“夕阳红"精神。
(胡久丹 吴靖)
新闻推荐
春天,走在竹乡大地,处处鸟语花香,风景旖旎;夏天,行驶在大街上,公路两侧树木婆娑,绿草茵茵;秋天,来到南部乡镇,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谷物飘香;冬天,走在新城区,护城河上白雪皑皑,游人如织……这就是如今...
广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