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特色治疗手段,是根据“春夏养阳"的理论,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在三伏天利用中医内外配合治疗一些冬季易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
冬病夏治的种类
1、外治法:三伏敷贴、灸法、中药热敷、中药浸泡、针灸(针刺)、拔罐(药罐)、推拿按摩等。
2、内治法:口服中药。
3、其他:饮食调理(药膳)、体育锻炼、气功锻炼等。
三伏敷贴是冬病夏治最常用、最便捷的一种治疗方法。
何为“三伏贴"?
“三伏贴"是中医最具特色外治法中的一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应用辨证取穴和《易经》中的“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方法选取穴位贴敷,在“三伏天"乘伏天阳气最旺盛、人体经络疏松之时,通过气候、药物、俞穴,共同发挥作用以达到养生之道,使人体内的“阴阳"达到自然的平衡,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增强自身抵抗力、使疾病缓解的作用。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充分利用经络和药物对疾病的双重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口服药经肝脏时的首过效应,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什么是“三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三伏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冬病夏治为何选取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
三伏天是以庚日开始计算的,十天干的五行属性,庚、辛属于金,而肺也是属金;庚为奇数,属阳。所以,选择头伏、二伏、三伏的头天进行冬病夏治(肺系统),此时是大自然中阳气最旺盛的时间,也是人体中阳气最强的时候。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穴位敷贴药物更容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功能。
广德县中医院于今夏继续推广“冬病夏治"这项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系列活动。
2016年“三伏贴"时间:初伏:7月17日;中伏:7月27日;润中伏:8月6日;末伏:8月16日。
即日起可在新中医院门诊二楼针灸推拿科进行预约登记。
联系电话:6990600
新闻推荐
7月13日上午,全县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吴爱国、陈红英、程利、周凤月等县四大班子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李斌主持。宣城市委常委、广德县委书记吴爱国在讲...
广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