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美诺华化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今年37岁的沈正清是“新广德人"中的技术代表——从浙江绍兴来广德县美诺华企业工作13年来,共带领研发部研发了20余种新产品,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5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先后研发出新产品奥氮平、培哚普利、埃索美拉唑等专利产品,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4年,美诺华国外客户要求企业上马培哚普利中间体项目。由于该产品在欧盟规范市场内销售,而美诺华原先使用的外消旋工艺存在侵权可能,针对该问题,刚刚加入美诺华的沈正清没有置身事外,很快便组织实验人员扎身实验室,在日以继夜的加班中,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外消旋方法,并取得了专利认证,成功绕过国外专利壁垒。
对于药物研发来说,高新技术才具有最强的时效性。2010年,沈正清针对当时技术步骤长、成本高、使用危险溶剂等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打造绿色合成路线为目标,最终成功研发了奥氮平生产新工艺。项目生产成本每公斤比原有技术降低1100元,同时避免了使用危险的化学试剂,进一步提高了该产品的生产操作安全。该产品被评为高新技术产品,并于当年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研究老产品的新工艺,社会与经济效益都很明显。比如在氟虫腈FIP项目的改进中,我只是缩短了反应步骤,却使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更提高了产品质量,大大减少了‘三废’的产生和排放。"沈正清介绍说。
沈正清把十余年的耐心与细心,全部投注到了枯燥的药物制作中,被评为广德县第二批拔尖人才,也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与好评。说起由该企业生产的全球销量第一的胃肠道疾病药物——埃索美拉唑,沈正清的同事邹清华有感而发:“这个药物的研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中间失败过数百次,但沈正清天生就有科学家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为了走在市场前头,研发出更利于人体吸收的药品,他不惜熬夜、加班,最终成功掌握了埃索美拉唑独一无二的制备方法,并立即申报专利,于2013年被评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省高新技术产品,是国内出口量最大的胃肠道药物之一。"
沈正清的父母都是国有化工企业的员工,这是牵引他踏入药物研发的“红线"。如今担负着企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重要使命,他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与渴求,让药物与科技在更高的顶点处相遇。
(张秀香)
新闻推荐
5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玉峰率调研组来广,对广德县开展华侨权益保护情况进行调研。县领导葛文胜、胡建平陪同。座谈会上,县委常委、副县长葛文胜介绍了广德县华侨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了...
广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