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柏垫镇前程村月克冲,2014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委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之一。“这几年,我们村里环境变化大着呢!环境变干净了,河道清洁了,空气又好,住在这里很舒服!现在还有很多外地人来游玩呢!”采访中,村民们说道。
曾经偏远落后的村中村,是靠什么吸引着外地游客?是什么让这小村庄焕发新的生机?日前笔者进行了走访。
军工遗址成了“旅游胜地”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在广德县柏垫镇月克冲宽阔平坦的通村柏油路上,与道路两旁已经泛黄的银杏邂逅,让人倍感舒适。已是深秋,笔者看到,淳朴的村民们正乐呵呵打扫着自家门前的环境卫生,晾晒着自己存储的食物,不时听到乡邻们的说笑声,安详静谧中透着乡村生活的简单与美好。
“前程村月克冲,历史悠久,是军工遗址之地,1965年国营九四〇厂在这里建厂,主要从事枪弹生产,经过多年建设,工厂发展成为军民品生产相结合的企业,曾多次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被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1986年工厂移交给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成为新建的南京造币厂的一部分,当年这里红火的很。”一路上,柏垫镇前程村党总支书记洪时月介绍道。
刚进村子,两颗气势冲天的子弹雕塑出现在笔者的眼前。洪时月介绍,这是为了更好发扬军工文化,打造传统古村落而修建的。沿着柏油路一直往前,便来到了国营九四〇厂的旧址,笔者看到,300余间制作军工器材的房屋分布在村里河岸的两侧,部分房屋的门牌上还保留着当年生产车间、子弹库、粮油店、职工宿舍等标志。“我们尽全力保护小三线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生产厂房、办公楼房、生活住房,让其能立体呈现出那时候小三线建设在广德的风光。”洪时月说。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保护厂房的旧址,该村还绘制了大量的3D手绘墙,用文字、立体影像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爱国者、建设者为祖国和平事业奋斗的故事。王仕江是该村村民,他曾经是国营九四〇厂的一名工人,他告诉笔者,当时村里的人都想到厂里干活,他现在退休了,每月有4000多元退休工资,享了国营九四〇厂的福。现在村里又在发扬军工文化,保护军工遗址和工业遗产,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这是一种对青春的怀念,更是让小三线建设记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曾经的军工厂让这个村落声名鹊起,如今这里又成为小三线记忆的“旅游目的地”。在采访中,笔者碰到几波自驾前来游玩的外地游客。徐先生是江苏人,今年73岁,曾经也是国营九四〇厂的一名员工,他告诉笔者:“我18岁到广德,40岁回江苏,最好的青春献给了这里。现在退休了,回来看看,现在这里和以前自己在这工作的时候是不能比了,环境好了,生活好了,只要身体好,我每年都会带着家人一起来,希望这里是一年比一年好!”
美丽乡村美到了心间
提到月克冲,人们赞扬的大多是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山峰林立、流水潺潺……而如今,那山还在,那水还流,不变的是大自然的馈赠,改变的是人文、是村貌、是基础设施。“近年来,根据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要求,对村里的环境进行了改善,完成道路白改黑2.8公里,修缮维修老旧厂房42间,安装路灯93盏,投入16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同时我们还根据军工遗址,以村民的房屋作画,把文明乡风搬上墙。”洪时月说。
走在月克冲的柏油路上,一幅幅题材丰富、内容有趣、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不断映入眼帘,内容涉及“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方面,墙绘为月克冲换上了漂亮的“妆容”,墙绘的内容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乡风的淳朴。
在一处写有“家禽家畜不散养、垃圾分类不乱放、不准擅搭柴火棚、生活污水进管网……”的文化墙边,笔者停住了脚步。洪时月说,这是村民们自己制定的村规民约,并按照村民的意愿被“贴”上了墙,让每个村民都能看到,每个村民都要遵守。
美丽乡村,不仅美了村里的环境面貌,更是美到了群众的心里,该村村民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则是美丽乡村所带来的最好变化。近年来,随着月克冲的环境不断改变,村民们的热情彻底被调动,家家户户自觉参加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洪时月说,现在村里的卫生,除了不容易清理的区域是采取购买服务外,其他的都是村民自己清扫,村民要保证的是房前屋后整洁,做到“门前三包”。正与洪时月说着话,笔者看到了该村村民王桂花,她正在清扫柏油路上被风吹落的树叶。“我早上没什么事情,正好把落叶都扫了。环境好了,自己住着舒心,再说现在我们广德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创建在我们小村里也不能落下了。”王桂花笑着说道。
采访后记:
三线记忆、军工文化、工业遗产、传统村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月克冲并前来游玩,为当地的旅游带来勃勃生机。那么如何更好更快地让月克冲完全发挥它的“美”,让月克冲全力冲击人们的“视线”,成为当前该镇需要探讨的课题。采访中,柏垫镇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以保护为核心,最大限度恢复小三线建设遗址原始风貌,传承和弘扬“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并结合三线建设、国防教育、军工文化等红色主题,以点串线、以线扩面,推动全镇红色旅游成为皖南地区旅游新亮点,全力推进全域旅游,让全域旅游在这个中国传统村落美丽绽放。
新闻推荐
他总是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弯腰弓背,是水稻田间的“农民”;但他也是一位科技工作者,是全国“南繁”先进个人、安徽省星火奖...
广德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广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