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畅通信访渠道,化解社会矛盾,从2015年开始,广德县卢村乡一直坚持开展“温暖星期一”活动。每到周一,乡里的包村领导都会带领联系村干部到村里开展接访活动,村民们知道有乡里的干部在,所以有什么难解决一点的矛盾都会赶着周一到村里去。
“感谢乡、村两级领导,让我们兄弟俩重归于好,现在想想自己的行为,真是惭愧,我们保证以后再不做伤害兄弟感情的事情了”。说话的是广德县卢村乡九龙村冯村组村民刘氏二兄弟。原来,二人因为宅基地划界纠纷,关系闹得很僵,现又因为一颗争议区域内的香樟树的权属产生了矛盾。为了解决争议,两人赶在“温暖星期一”活动时,来到该村便民服务大厅内,等待乡包村领导调解。经调处,兄弟二人最终握手言和。
卢村乡是山区乡镇,山林是群众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涉及山林纠纷比较多。卢村乡同溪村的村民熊某、汪某和许某曾因为一块山林权属发生争议,汪某更是将一条山路围挡封闭,不让他人上山。为防止发生民转刑案件,乡、村两级干部立即将当事双方约好,周一在该村的调解室组织双方当面调处。原来,汪某的父亲去世前送给熊某一块林地,熊某在2003年的时候就把这块林地与许某置换,而汪某由于长期在外务工,不知道父亲把林地给了熊某,所以在看到许某采伐该林地竹木时即上前阻止,并封闭道路。经乡、村两级领导调处,讲解法律法规,最终汪某遵循了其已故父亲的诺言,拆除了山路围挡,放弃这块林地的经营权,经营权归熊某所有,林地现阶段由许某使用,三方和解。
依靠“温暖星期一”信访工作机制,近期卢村乡又成功化解一起群体土地补偿款纠纷。流经卢村乡中明社区有条河叫无量溪河,2012年无量溪河治理项目是当年全县重点工程,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征用了中明社区中下组的部分田地,土地补偿款共计160多万元,涉及该组100多名村民的切身利益。土地补偿款发放到组后,按照村民自治条例,应由该组村民召开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共同讨论,形成分配方案,自主分配发放。但因多种矛盾,村民意见不统一,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的分配方案,所以,这笔赔偿款也就一直未发放到村民手中。这个纠纷也是乡包村领导在“温暖星期一”活动中获悉,因为该纠纷比较复杂,涉及村民众多,时间跨度较大,包村领导立即向乡党委书记作了报告,在党委书记调度下,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乡分管副乡长任组长,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国土所、拆迁办、派出所、中明社区等单位组成的中下村民组土地补偿款纠纷调处工作组。经过工作组努力,乡村两级共同引导,根据村民自治条例,12月上旬,中明社区召开中下组全体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中下组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经过讨论,最终该组31户村民,有27户现场表决同意并签名,符合法律程序,分配方案表决通过。方案经公示后,即可发放土地补偿款,至此长达6年的土地补偿款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矛盾也日益复杂,随之而来的是信访案件不断发生,如何使“枫桥经验”落地生根,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卢村乡分管副乡长周基胜说:“要进一步大力宣传‘温暖星期一’这一为民服务的信访工作制度,把平台搭建好,让群众有利益表达的途径,而且包村干部必须进一步沉下身子,到联系村(社区)开门接访。”他还说,“温暖星期一”使得很多现场能解决的问题现场得到了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包村干部梳理情况后报乡综治中心也得到了解决,针对情况特别复杂的矛盾,该乡还成立了专项工作组,乡党委书记亲自调度后最终获得了解决。“温暖星期一”活动开展以来,卢村乡通过及时公开乡包村干部姓名、职务信息等方式,方便群众日常联系,乡村两级干部不推不靠、主动揽责。今年以来,卢村乡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6起,真正做到了“矛盾化解在一线,温暖了群众心”。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为老人准备水果。“最近身体怎么样,按这里还疼吗?”在广德县柏垫镇前程老年养护中心,刚吃完午饭,老人彭桂英便熟门熟...
广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