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自2012年7月份启动美好镇村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市美好乡村建设现场会议精神,明确了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即:到2015年底,全县70%以上的行政村(90个)达到市级美好乡村标准;全县所有乡镇达到市级“美丽和谐乡镇”建设标准;全面完成322省道琴溪-云岭段示范带建设绿化、亮化、洁化、美化工程。其中,到2012年底,确保完成25个美好乡村创建任务,确保农村环境工程垃圾处理覆盖率达到100%。
全县动员会召开以来,泾县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全县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等七个配套文件,健全组织网络,强化保障措施,狠抓宣传发动,注重规划引领,围绕“四有六无一推进”的工作要求,突出垃圾处理,严格经费保障、环卫设施配置、保洁队伍建设、各类制度建立健全“四落实”,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专项、帮扶等建设资金,集中用于25个首批创建村和示范带建设,取得了建设速度快、示范效果好、群众得实惠多的积极成效。
通过调研和思考,结合泾县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际,就如何加快城乡统筹和美好乡村建设,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方面,谈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是美好乡村村庄建设要坚持高起点规划。要以乡村规划为龙头,以村镇建设和示范带提升为重点,着力推进规划建设工程。在完善镇、村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要加速泾县的十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四区两线”美好乡村构架,即:以山水生态为主题的东部山水走廊、以宣纸宣笔为主题的宣纸文化园区、以徽派建筑为主题的徽文化示范区、以新四军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区以及322省道琴溪-云岭段示范带,月亮湾景区-水墨汀溪生态旅游示范带。
二是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全面完善体制机制。要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和县直相关单位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完善县领导联系美好乡村创建村(社区)工作制度。建立县直单位(垂直部门、企业)帮扶指导美好乡村创建村(社区)工作制度,并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帮扶。对美好乡村创建村实行百分制考核,分档考核评定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各级财政要加大专项资金的拨付,奖励美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优胜乡镇;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要严格实施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全覆盖,着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实行“每周一通报、每月一汇报”制度,并定期召开“项目建设推进协调会、现场建设观摩会”,采取“倒逼式”推进措施,确保泾县美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
三是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加大资金投入。建议由各级政府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参与,积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用于美好乡村建设;各级财政在年初预算中就要专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集镇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同时,采取“农民筹资筹劳为主,整合财政资金为辅,财政资金以奖代补,共建部门帮扶”的措施,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要充分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成立农民理事会、探索企业化运作模式等形式,创新美好乡村运作模式。
四是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环境是发展之本,特色是生存之道。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扶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木竹加工、茶叶、畜禽、蚕桑、蔬菜(食用菌)、粮食等“六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掘“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丰富内涵,结合地方实际,做大、做强地域特色,努力打造一批“国”、“省”、“市”字号的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逐步形成以生态、文化、红色旅游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良好态势。要以“农家乐”为重点,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加快蔡村月亮湾景区整体开发、黄田古民居综合开发、平垣桃花源、水墨汀溪和农业观光园等项目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名镇、精品示范村和主题农庄。与此同时,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积极引导林地、农田规范有序流转,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五是美好乡村建设坚持着力改善民生。要以实施农村民生工程为重点,着力加快国家级养老中心皖南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五道保障线”。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形成“邻里和睦、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风尚。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为切入点,加强村级“三资”管理,抓好“阳光村务”工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建设“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
六是加强中心集镇建设。加强中心集镇建设,是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快中心集镇建设步伐,要以美化中心集镇环境,提升中心集镇品位。完善中心集镇功能为重点,加强中心集镇建设。要大力发展中心集镇的特色产业,形成具有较强生命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壮大中心集镇的经济实力,以推动中心集镇建设和发展步伐。要进一步加强中心集镇的高起点规划,以规划引导农民向中心集镇集居。以中心集镇生产发展,使到中心集镇集居的农民有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广大农民积极地向中心集镇迁居,只有加强中心集镇建设,才能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作者系泾县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主任)
新闻推荐
泾县讯 日前,从全省宣传工作会议上获悉,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被授予“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泾县新四军军部旧...
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