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我要针对市场不同群体需求,在包装类型设计上下点功夫,把新丰乡的雷竹品牌打响。”站在自己的厂房前,黄山区新丰乡新丰村的邓春来谈起未来信心满满。在他身后,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
邓春来从部队退伍回乡后,就瞄准了雷竹市场。2002年至2003年,他带领群众造林128亩,获得省林业部门的“致富能手”称号。那时,苦于无技术和资金支持,他的雷竹梦被暂时搁浅。于是,不甘放弃的邓春来踏上了远赴他乡的求学之路。在外地,他一边务工一边学习雷竹的种植、经营、销售模式和方法,这一学就是六年。
2011年他带着资金和技术回乡了。回乡后发现,乡里的竹笋生产还没有形成市场联动效应,以散户经营为主,竹农收益不高。邓春来结合自己所学,向村民们发出“抱团,才有力量”的号召。通过挨家挨户拜访交流,2012年8月,由邓春来等7人发动成立了黄山区富升竹笋专业合作社。接下来,邓春来开始谋划以深加工求发展,向精加工要效益,实现雷笋加工增值增效。邓春来和身边一帮人结合本地实际,艰苦摸索雷竹的种植和销售技术,并积极向乡亲们传授。同时,到区里、乡里请专家,牵头举办多场竹笋培育技术培训班。邓春来还大胆地租赁了原新丰茧站530余平方米厂房,盘活了闲置资产。邓春来的努力被竹农看在眼里,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的竹农越来越多,甚至连临近的泾县人都要求入社。
返乡创业两年间,邓春来在新丰乡探索出了一条以雷竹种植、加工、储存、销售的新路子,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率先垂范,带动竹农共同致富。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有会员61人,带动周边农户近200人种植雷竹1000余亩。今年截至5月底,收购鲜笋15余万公斤,产值100余万元,农户直接收入70余万元。
·崔艳宫达成·
新闻推荐
歙县法院第三党支部赴石屋坑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 歙县法院在桂林镇人民政府举办的拔河比赛中勇夺冠军 歙县法院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歙县人民法院围绕“...
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