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水诗乡,宣城值得游玩的景点太多了;作为一个泾县人,我最中意的还是家乡的桃花潭镇,尤其是春天的桃花潭。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阳春三月,吟诵着诗仙李白的千古绝句《赠汪伦》,记者来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泾县桃花潭镇,一睹桃花潭的风采。
桃花潭镇位于青弋江源头,在泾县西南部,距县城41公里,与太平湖紧紧相连。溯桃花潭水而上,就是皖南山区最大的陈村水电站,登上电站大坝,极目远眺,面对的就是闻名于世的“黄山情侣”太平湖,与黄山一衣带水,可乘游艇直达黄山脚下。
桃花潭镇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境内有以李白的游踪遗迹为主的历史文化,有以青弋江流域的民居为主的建筑文化,也有着以江南风情为特色的民俗文化……中原文化、客家文化、农耕文化、会馆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如今,桃花潭景区是4A级景区,也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上风景区。
沿着含苞欲放的“十里桃花长廊”前行,导游和我们说起了李白与桃花潭的缘分——泾川豪士汪伦。当年恰巧李白与兄隔阂,千里迢迢来到江南投靠族叔李阳冰,汪伦抢抓机遇,慕名邀请,终于圆了“对酒吟诗”之梦。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载:“唐代,泾县豪士汪伦修书迎李白,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诱惑着“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春,他欣然前往。见汪伦,乃知:“桃花者,潭水名也……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汪伦的机智和诙谐,引得李白哈哈大笑。
桃李盛开、群山飞红时节,李白与汪伦“临桃花潭,饮万家酒”,寄情山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留下了一段穿越时空的佳话。在李白的眼里,汪伦、万巨的热情和万氏族人的纯朴、好客、真诚就是他心中的“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 他“斗酒诗百篇”,一口气写下了《赠汪伦》等12首不朽诗篇。其中,《赠汪伦》成为历代送别诗的经典作品,广为传颂,妇孺皆知,也为桃花潭创下了经典的文化品牌。
春风荡漾,春暖花开,我们追寻诗仙李白足迹,沿着石子路从文昌阁一路走过来,踏访中华第一祠、南阳古镇、桃花潭老街、踏歌古岸等胜景,怀想当年李白游离于繁华市井之外的潇洒自在。
移步是景,一景一格,桃花潭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地方。乘船渡过青弋江,潭面水光潋艳,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耸立,青藤纷披、桃花如霞,仿佛进入武陵人家。来得“桃潭西岸”,登临怀仙阁,一一欣赏扶风会馆、荣耀义门、采虹桥、万村书屋、汪伦墓、桃花潭艺术中心,又仿佛行走在平平仄仄的唐诗里。
如今,桃花潭赛龙舟又成为桃花潭旅游的一大品牌。每逢端午节这天,桃花潭畔游人络绎,成了欢乐的海洋。龙头雄起,发令枪响,鼓声劈浪,棹影斩波,“九龙”穿雾,中流竞渡,威风“抢标”……龙舟上“咚锵、咚锵、咚咚锵”鼓点声与韵味十足的龙舟号子相融合,形成了别具趣味的桃花潭龙舟游。这一时刻,忙坏了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摄影师们,他们抢占制高点,采用全景、长焦、俯拍等办法,“长枪短炮”出击,真实记录龙舟赛最美的细节和瞬间。夺标结束后,各色龙舟还要绕潭巡游……意犹未尽的人们也成了桃花潭流动的风景,各色花伞、开心笑脸、灿烂服装、俊男靓女、超级摄友无不“点缀”着桃花潭,桃花潭成了“花之心”,荡漾着唯美的元素。
新闻推荐
朱桂苹只要是参加小记者的实践活动,小家伙就异常兴奋地一改常态:不需要我叫他起床,不需要我帮他整理东西,不需要我再三催促……通过这些足以证明,他...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