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独特的地域优势与生态环境,自古以来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敬亭山、宛溪河、谢朓楼……处处充满诗情画意,正如李白所云“江城如画里”。特别是作为文房四宝之宣纸、宣笔的发明创造,系中国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与工具,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宣城画派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以清代梅清、石涛为代表的一代绘画大家,不仅当时引领着宣城的绘画,而且在全国绘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为我们学习绘画和临摹的范本。
当代,宣城绘画在继承古人传统的绘画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中西绘画语言的碰撞交融、新材料的运用,使得中国画的发展丰富多彩,呈现多元化趋势。从宣城走出去以吴作人为代表的宣城藉一批绘画名家,在中国画坛灿若明星;而活跃于宣城本土的画家则肩负着弘扬宣城画派的重任,他们苦苦追寻,努力奋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去高校深造、去高研班学艺,请名家来宣讲课,不断汲取绘画知识,提升着宣城的整体绘画水平,他们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深深的扎根成长,如今已长成一棵棵大树,并形成了一座座山峰。
周清源,1943出生,起初在年画的创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1975年开始参加全国展,并陆续有作品获奖。后研究中国画,重点绘制动物类题材,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黄书元,1944年出生,先后师从皖南名家黄叶村和金陵名家张正吟,着重于小写意花鸟画的研究与探索,多以皖南的花卉鸟虫和生态为创作源泉,以形传神,诠释着中国花鸟画的精髓,多次参加全国展览,赢得绘画界的广泛赞誉。
李维林,1945年出生,在年画和水彩画方面成绩斐然,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后探索中国画的创作,在写意花鸟画方面不断有着自己的感悟,笔墨大气灵动,生机盎然,赢得绘画界的肯定。
邝自翔,1946年出生,着重于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研究,以大的禽鸟与自然环境为创作题材,用笔老辣苍劲;后致力于山水画创作,将南北山水画法相容,由婉约中透着刚毅,坚实中多见宽泛,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邝耀骏,1949年出生,在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注重将小动物的灵性与自然环境的旷达相结合,运用中国画的明与暗、疏与密的对比,呈现出勃勃生机;后游艺于山水画的创作,多有自身的感悟。
黄建安,1957年出生,先后师从皖南名家黄叶村和安徽名家郑若泉,后又得大家亚明先生指导。致力于皖南山水画的探索与创作,将皖南的徽派建筑元素揉进小桥流水,加上北派山水的沉雄,雄浑中不乏柔美,严实中透出灵气。
范瓦夏,1960年出生,着力于山水画的研究创作,善于用积墨技法,营造块面结构,画面厚重沉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常常以俯视的构图,书写画家一览众山小的情怀。
吕小平,1962年出生,曾赴中央美院深造,在那里汲取了前沿美术思想的营养,中西绘画的新观念、新技法取而代之,掌握了新材料用于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所作人物画多次入选国展并获奖。
由于篇幅限制,市区与各县还有部分优秀画家未能列入并逐一介绍,如王世森、汪立军、陈耕夫、汪庆国……各县如郎溪王太华,广德金乔、邵平、李艾平、张志界、姚立华、汪文广、万蕾、王金广,泾县李宁,旌德朱积胜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宣城市的文化艺术铸就了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泾县讯(特约记者 蔡盛 通讯员 沈啸天)日前,泾县在前期开展冬季打击违法电捕鱼专项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开展常态化打击违法电捕鱼行为,成效显著。...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