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共作获丰收
稻田综合种养“双千”工程百亩示范点
稻鳝养殖基地
该县2015年起尝试稻渔综合种养,目前发展已超2000亩,其中包括网箱养鳝、大棚养鳝、水蚯蚓培育、虾田香米、商品青虾、沼虾、淡水虾蟹等渔业项目,其中部分合作社已成功打造各自的渔业品牌,并获得良好市场口碑,品牌效益与日俱增。稻虾连作虽然挖掘环沟会占用部分水稻种植面积,但因稻田边界效应和虾与水稻的共生优势,水稻产量不减反增。广德县畜牧水产局调查数据显示,实行稻虾连作后,水稻亩产可达650公斤,小龙虾亩产240斤,按照10元/斤的平均收购价格,稻田养虾模式亩均净利润可达3480元,极大提高了农户的收益。
绩溪县
近年来,该县依靠山区特色资源,积极探索渔业供给侧改革,在稳定常规水产养殖的同时,发展山泉流水养鱼,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开发休闲渔业。目前已发展了两家本地特色的流水养殖,从事光唇鱼养殖。已注册生态泉水鱼“绩水三宝”商标,正在注册泉水鱼“龙溪湾”商标,合作社准备结合扶贫项目在龙丛村新建山泉流水养殖示范点,推进山泉流水养殖脱贫工作。
据了解,该县在发展渔业生产的同时,加强渔政管理,建立了登源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并积极引导村民自治,保护天然渔业资源。2016年水产品总量193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450万元。
泾县
全县水域面积约3万亩,宜养水面1.5万亩。近年来,在该县委、县政府打造“青清净静,魅力泾县”的战略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泾县水产业以“绿色、生态”的理念为发展思路,利用水质优、水量足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积极发展了工厂化流水鲟鱼养殖、山泉水大鲵养殖、黄缘闭壳龟、中华鳖、青虾等特色渔业,通过推进健康渔业,提升产品档次,正逐步形成具有泾县特色的山区水产业。
旌德县
该县重点以小而精的“稻田经济作物+特色水产品”的稻田种养模式,推动稻田“双千”工程的实施和发展。2017年,全县继续以稻鳢、稻鳅稻田综合种养百亩示范点为主,新建一个“稻田青蛙+蔬菜+鱼”综合种养百亩示范点。该县沙塘鳢青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成熟,得到了有效推广。采取生态健康养殖的沙塘鳢和青虾两个产品均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所种植的水稻获得有机产品认证。2016年全县放养面积1.12万亩,水产品产量3205吨,渔业产值6800余万元,全县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无公害产地认定3处,产品认证4个。在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下,全县发展了50亩以上规模养殖户60余户。
郎溪县
郎溪县紧紧围绕省农委“双千工程”定位,以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农民为目标,坚持以虾促稻、生态优先、示范引导、着力示范基地创建,推广先进实用的种养模式和配套技术,推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化发展。截止2017年5月,该县一季龙虾一季水稻种养面积3.2万亩,预计到2018年可发展到5万亩。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飞鲤镇1.6万亩、新发镇0.7万亩、建平镇0.6万亩、其他乡镇0.3万亩。2017年预计全县小龙虾产量3000吨,产值近1亿元。
宁国市
该市按照省、市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提质增效、富裕农民、维护生态这个目标,深入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和山泉流水养鱼工程。目前全市现有鱼池40个,面积700㎡,养殖品种为草鱼、鲤鱼、鲫鱼,年总产量6.3吨。山泉流水养殖重点万家乡云山村、仙霞镇盘樟村现有鱼池20个,面积363㎡,养殖品种为草鱼、鲤鱼、鲫鱼,年总产量3.307吨;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50亩,养殖模式有稻鳅共作、稻虾连作、莲鳅共作模式。今年该市计划引资拟建生态溪水鱼养殖观光项目,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总规划面积280亩(方塘乡簸溪口、窑湾一带),建设集养殖、旅游功能的现代化生态渔业观光园区。
宣州区
该区积极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坚持以稻渔共生为抓手,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2017年上半年新增种养面积2.8万亩,推广的稻虾轮作、稻虾共生、稻虾鳅共生等具有特色鲜明的种养模式,预测亩产稻谷500公斤左右、小龙虾125公斤,与单纯种稻相比,亩增收2000余元。据统计,上半年龙虾产量可达2800吨,产值1.2亿元。该区现已建成万亩示范区1个、千亩片7个、百亩点31个,以洪林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为龙头,带动辐射周边多个乡镇近千户农户增收,对当地经济发展尤其是***作出了贡献,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养殖大户和家庭渔场为基础,通过与电商合作实现产前、产中、产后有效连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大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26日上午,青弋江灌区管理处召开专题主任办公会,研究制定各项具体措施,全力开展输水抗旱工作。为应对入伏以来气温高、蒸发量大的气候特点,青弋江灌区已于7月14日开启东干渠进水闸,保障东干渠...
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