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不少绩溪人吃的蔬菜都是从歙县等菜农手中贩来的“客菜”,加上大建设使绩溪人口的增多,城区蔬菜供应紧张的矛盾也愈加突出,市场上的蔬菜价格也经常高于周边县份。居民吃菜难中往往也隐藏着商机,我就是在帮助解决绩溪居民吃菜难问题时,与科学种菜结缘的。
2007年,我在扬溪镇的老山下租了80多亩农田,尝试种植了大蒜、黄瓜、莴笋、芹菜等常规品种的蔬菜。紧接着,又组建了以蔬菜生产为主体的双江源种植合作社,在离城区较近的瀛洲乡的周村流转了300多亩土地,作为合作社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并与10多位股东一起通过联户担保的方式,利用小额信用贷款和以自家房产做抵押贷款等方式,筹措了几十万元的资金,先建了30多亩的新式蔬菜大棚进行试验。
在第一年的试种过程中,由于缺乏技术,加上六月份遇到了水涝灾害,当年蔬菜种植出现了严重亏损。为了提高科学种植蔬菜水平,第二年,我不再自己蒙头苦干,开始学会找科协部门“攀亲”。在县科协的引导下,我加强了与县农业技术等部门的联系,虚心向技术人员求教,很多关键技术均在蔬菜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同时,高薪聘请了的歙县“蔬菜王”作为技术顾问,长年驻地指导。改种了从以色列、日本等国家引进的西红柿、蜜本南瓜以及荔浦芋头等量高质优的新品种。经过一年的努力,当年小试成功,大棚蔬菜种植开始扭亏为盈。
大棚蔬菜种植的小试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和合作伙伴们的信心,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个人被评为“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政府有关部门还对双江源种植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建设给予了一些扶持。
在县科协和农业等部门的引导下,近年来,我十分注重加强与蔬菜技术研究高层部门的沟通,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和蔬菜种植新技术,并成立了科普惠农服务站,组建了20多人的科普服务队,不仅服务自身,还无偿服务周边种植蔬菜的农民。2011年,双江源大棚蔬菜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同时,被确定为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的“瓜菜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由其示范推广茄长杂8号、中椒106号、辣椒紫燕一号等数十个新品种。双江源绿色蔬菜种植合作社的蔬菜基地现已成了宣城市种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特色最显著、牵动性最强、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
最近,我被中国科协、中国财政部授予“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荣誉称号,我也将继续把蔬菜种植产业做大做强,使更多的菜农增收、致富。
(作者系绩溪县“双江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新闻推荐
绩溪讯 连日来,绩溪县美好乡村创建村——水村的10千伏线路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现场一直在紧张施工,改造后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将大大提升。这是绩溪供电助力...
绩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绩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