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快速发展
在把握大势和深化县情认识基础上,绩溪县委县政府调整发展思路,坚定转型发展方向,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总投资超过39亿元的10个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2家四星级宾馆(含1家五星级贵宾楼)对外营业,全市第一家五星级宾馆即将开业,龙川景区成功创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政府已上报国务院申报国家风景名胜区,创建5A级景区通过国家旅游局专家评审。今年1—9月份,全县旅游接待21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7亿元,分别增长39%、53%;中秋、国庆期间,全县旅游市场空前火爆,旅游接待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7亿元,同比增幅均达54%。新型工业加快发展,集聚了抽水蓄能电站、泰昂电力、合一电气等一批电工电气企业,电工电气产业集群开始显现,全国规模最大的年产3万吨非标异型链研发生产基地及总投资3.4亿元的亿通纺织、1.8亿元的盛源装饰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投入生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6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4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徽菜原料、山核桃、蚕桑、茶叶、油茶等五大主导产业,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省级农业、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5家。
项目引领:实现跨越提升发展
坚持抢抓机遇就是抢抓项目,把确保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作为全部工作的底线,举全县之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县委常委会重点项目调度推进等制度,坚持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重点项目工作汇报、每月调度重点项目,组织开展重点项目推进月等活动,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促重点项目落实落地。投资百亿元的绩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进厂公路建设进展顺利,移民安置工作全面展开。京福高铁建设累计完成投资额的48%,皖赣铁路新双线前期工作完成,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含城区段西迁)可研阶段支撑性文件上报铁道部,黄杭客专可研待国家发改委审批,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高铁新站站房开展施工图设计、计划年内动工,站前广场、徽山大道下穿及交通综合体项目将与站房同步施工。绩黄高速公路竣工通车,绩宁高速完成路基工程的65%,绩谭高速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积极开展,省道217线改造完成工程量的62%,扬溪源水库等项目加快推进。17个项目列入省“861”行动计划,总投资177亿元。
东进西扩:构筑持续发展新空间
完成城市新一轮总规修编,城市规划建设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县级和11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批,为绩溪今后发展赢得空间。加快推进城市向东组团发展,在登源河仁里至临溪段规划建设14平方公里的现代服务业新区,3+1工程(灵山隧道、登源公路、新区城南入口及新区规划)扎实推进,灵山隧道启动实施,登源新区总体策划和省道215线东迁(登源公路)可研编制完成。在五年建成4.5平方公里生态工业园区基础上,强力推进园区跨高铁、高速向西扩容提质,园区扩区路网规划调整完成,高速互通西移及来苏北路连接线竣工,新区主干道开工建设,铁路苗圃土地置换取得根本性突破,军用光缆迁移达成一致意见,22万伏电力线路迁改全面动工,有效破解了园区西扩难题。同时,扎实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两桥两河、四路三入口、两园三中心”等重点市政工程加快实施,城南、城北、龙川景区“三大入口”景观工程推进迅速,商业中心、农贸中心、文体中心“三大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美好乡村建设:激发统筹发展新活力
8月3日,绩溪县召开了建设美好乡村千人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了美好乡村建设“一年一变化,四年大变样”行动计划,举全县之力实施规划统领、基础建设、农村清洁、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平安和谐和基层组织等“八大工程”,抓点、建线、带面,把绩溪建设成安徽最美乡村、“三江”最美源头和全国文明县城。
2006年以来,绩溪县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坚持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三个统筹”,发挥生态、文化、特色产业“三大优势”,注重与文明创建、群众工作、扶贫攻坚“三个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整合涉农资金13.7亿元,大力加强农村公路、城乡公路、供电供水、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拓展延伸,新改建农村公路377公里,硬化村内道路180余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4.12万人口,改造农村危房2646户,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多,贫困人口下降70.7%,实现了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创新开展了“六个中心、六大员”建设,率先在全省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群众工作“三级网络”,建立健全在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创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工作思路,探索走出一条以文化、生态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当前,全县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干、快干、拼命干、干成一流”的精神,在提前4个月实现农村垃圾处理村组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快产业发展,努力把广大乡村建设成“村村优美、家家富裕、人人和谐、人人幸福”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
民生普惠:开创和谐发展新局面
绩溪县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建设符合人民群众期盼、社会和谐安宁的幸福绩溪。
全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新增财政收入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民生工程项目资金4.47亿元,惠及全县80%以上人口。五大保险扩面提标,新农合参合率达101.58%,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基本完成新改扩建乡镇农村敬老院任务。深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累计建成廉租房544套,公租房534套,发放廉租房补贴577万元,有效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从2010年起,县财政每年新增投入1000万元,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基层基础建设,安徽省徽州学校正式对外招生,绩溪博物馆、县医院住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县中医院易址新建项目投入使用,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断深化“三级书记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在全省率先成立群众工作部,信访总量和越级上访量大幅下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下一步,绩溪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型发展主线,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绩溪。
新闻推荐
10月25日至2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韩军来到绩溪县瀛洲镇仁里村开展“六个一”大走访活动,调研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他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访困难户,问生计、听民声,拉家常、谈发展,与基层干部群众共话美...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