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宣城市坚持将促进民族乡村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工作要务,大力推动民族特色有形化、经济发展项目化建设,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共同发展”。
大力推进民族特色有形化建设。建成了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风情文化广场和胡村回族村村口牌坊、花戏楼广场,统一了畲、回民俗标识(标牌),并在各类基础设施、村民房屋悬挂,云梯畲族乡依托民房制作民俗文化墙,宣传民俗,传承文化。市民委协助云梯乡成功承办了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项目现场会和安徽省民族经济发展论坛,扩大了宣城市民族乡村的影响力。
开展民族经济发展项目化管理。建立市级少数民族“共同发展”项目库,全年共争取上级资金496万元,用于云梯畲族乡千秋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胡村回族村畜禽专业养殖、绩溪县上庄镇上庄村环村南路路面硬化、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等7个项目,有效推进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进度。目前,云梯畲族乡农民人均年收入10300元,胡村回族村农民人均年收入7200元,均居全省同类乡村前列。
积极做好民族经济发展的服务工作。组织安徽华卫集团参加2012年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扩大了其清真产品在西北市场的占有率;指导该集团申报十二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及2012年度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补助资金。目前定点企业申报已通过省初审待国家民委复审,清真鸡肉熟食制品深加工项目获省补助资金40万元。努力扩大民族企业数量,将宣城市德明食品厂和宁国千秋畲族风情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后备民族企业,积极引导其进行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做好少数民族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服务工作,先后组织3批次10余名少数民族专业合作社成员参加全省少数民族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专题培训班,在民族乡村举办了以大棚蔬菜和旅游管理为主题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技能。 (孙炜)
新闻推荐
“村长,放心吧,今天村子上没有垃圾!”村民看见远远走过来的胡景密,笑着说道。作为绩溪县上庄镇上庄村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胡景密对上庄环境的维护可谓鞠躬尽瘁,尤其是对村民乱扔垃圾的行为,在他看来是...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