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绩溪新闻 > 正文

绩溪伏岭村民年年“集资”闹新春让民俗活在年轻人心里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3-02-22 11:40   https://www.yybnet.net/

大年初一晚上,绩溪县伏岭镇伏岭村42名29岁的青年难得聚在一起吃了顿饭。席间畅谈的话题不再是打工挣钱,而是今年春节,大家按照“三十值年”的习俗集体筹资举办的“舞犭回(hui)”活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月份最大的邵琼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有些激动:“像从老一辈手里接过了新的使命。 ”

伏岭村坐落在皖南群山之中,因为地处偏僻、环境恶劣,古时候常有野兽袭扰及瘟疫疾病。当地人认为有妖兽作怪需要“镇压”,于是便在清朝道光年间衍生出独有的图腾——犭回,

并在每年的大年初一举行 “舞犭回”活动,初四再手持火把沿村游行,寓意驱邪保平安。由于当地是徽剧发源地,后来游行活动结束又增加了戏剧表演,逐渐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春节庆典。

“根据习俗,我们把“舞犭回”和历时两百余年的‘三十值年\’成人礼结合,要求每年的文艺活动由当年虚岁30岁的青年集体筹资举办。 ”村书记章熙来说,今年“过值年”的青年每人出了1000元钱,全部用于活动开销。而活动内容则从上一届游灯结束后的 “接灯”开始,到当年正月十五前“拼伙”请老艺人吃饭,再到年底腊八节左右确定“值年”大致事宜,“除了演出,包括搭台拉幕、游灯修补、演员安排等所有细节都得他们自己操办。 ”

为了办好活动,外出打工的青年赶着节假日回家的当口开了6次会。除了传统的“舞犭回”表演,他们还定下了初四文艺演出的16个节目:童子班表演的徽剧《万花献瑞》、戏曲小品《手牵手》、京剧《龙凤呈祥》、二胡独奏等。村民邵千亮说起开会的情景很兴奋:“大伙凑在一起七嘴八舌商议,比过年喝酒打牌有意思多了。 ”

虽然从小到大在村里见过很多人“做三十”,但邵琼还是觉得这次亲身参与的感受“更真切些”。大年初一,他早早起了床,召集“值年”同庚和舞犭回艺人到村里的横巷老屋集合,在喜庆的爆竹声中开始了一天的活动。作为“当长的”,他拿着一个古色古香的手提篮,上面放着绑着长寿线和甜竹叶的年糕,和舞犭回艺人一起进到每家每户。艺人们在堂屋中蹦跳、转圈,他则把手提篮在八仙桌或茶几上轻点一下,屋主会为他们泡茶、发烟,然后点燃鞭炮,表示迎春纳福。

“伏岭村选择过年期间结合当地礼俗由年轻人自筹自办民俗活动,是传承非遗文化的一种新机制。 ”省非遗保护中心研究部主任胡迟认为,这不仅能唤醒村民的 “文化自觉”,还能吸引年轻人从父辈手里接过老手艺。

通讯员 汪来红本报记者 王逸群

新闻推荐

乡村缘何“一匠难求”?读者建议,发展工匠职业教育,助力美好乡村建设

读者建议,发展工匠职业教育,助力美好乡村建设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绩溪伏岭村民年年“集资”闹新春让民俗活在年轻人心里)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