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绩溪新闻 > 正文

这题目是新华社浙江分社的林楠女士叫出来的我问她为什

来源:宣城日报 2013-02-19 00:47   https://www.yybnet.net/

这题目是新华社浙江分社的林楠女士叫出来的。我问她:“为什么要叫神龙川?”她的回答很妙:“难道不是神龙川吗?”

是啊,几百户人家的小村,被一条小河穿过,被一条大河环绕,背靠着青山,仰望着青山,在从明代以来的几百年里,出过两位尚书,一位巡抚,与中国朝政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这样的龙川,不是“神龙川”又是什么?

龙川在绩溪县城以东约10公里的马路边,从县城乘班车要不了半小时。快到的时候,远远地就看见了一棵高大的古树。稍近一点,飞檐翘角的胡氏宗祠就映入了眼帘。从外围看过去,村庄的确不怎么起眼,龟缩在一条小河的岸边,另一边则近逼着山脚。据说,在胡氏始祖前来定居之前,这里是一块长满黄荆的河滩,每到初夏黄荆花盛开的时候,引来成群的蜜蜂采花酿蜜,酿出的黄荆蜜为蜜中上品。附近山民经常来收黄荆蜜,把这里称为“荆林里”。到了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迁都金陵,史称东晋。318年,晋大将军胡奋的侄儿胡焱以散骑常侍领兵镇守歙州。东晋咸康三年,就是公元337年,胡焱娶华阳镇(当时属歙县)汪氏为妻,于是举家迁华阳镇。不久,巡游到荆林里,正是群蜂采花酿蜜时节,空气中弥漫着黄荆花的香味和蜂蜜的甜味。他又顺势爬上路边一座小山,不料前方一块一丈见方的石壁宛如铜镜,将荆林里一带山光水色尽收眼底:东边银瓶龙须山,西边山峰如凤冠,南边天马贵人峰,中间登源河蜿蜒,真是好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再次举家迁居荆林里,在登源河和小河交汇地带披荆斩棘,开辟出龙川这一片神奇的家园来。

据说,穿越荆林里的那条小河有个神奇的现象,汛期的时候,登源河山洪高出小河口水面一尺多,河水却不倒灌进小河。胡家人以为有条龙在那把守,就把小河叫作“龙川”,村庄因此而得名。

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龙川的那条大河,名叫登源河,河的对岸,是岩石裸露的挺拔的高山——龙须山,村子后面紧靠着的另一座大山叫凤山,从凤山流下一股清泉,汇集到村中变成一条小溪,这便是龙川。龙川由西北向东南流淌,在村东头与登源河相汇,形成一个大的水口。整个村子就这样山环水绕,美不胜收。

龙川的民居并不比别的徽州村落特别,也一样建在河流的两岸,中间用多座石桥木桥相连,形成一条长长的水街。但在水街两岸分别耸立着的两座牌坊,尤其是那栋庄严矗立在龙川东岸的国保文物——龙川胡氏宗祠,一下子把村庄的档次提高了,使人不能不对其刮目相看。

龙川西岸的奕世尚书坊,旌表了龙川胡氏家族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叫胡富,是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另一个叫胡宗宪,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是抗倭名臣。所谓“奕世”,即指一代接一代、代代相传的意思。一个家族出一个“省部级“高官已属了不起,一出还出几个,实在叫人不能不赞叹那里的好风水。

在“奕世尚书坊”对面,是一座叫“都宪坊”的石坊,是旌表另一位“省部级”高官的,他的名字叫胡宗明,曾以副都御使身份巡抚辽东。因古代称总督、巡抚、御使为“三大宪”,故此以“都宪”名之。

往水口方向走去,就是那栋巍峨高大得有些夸张的徽派祠堂——胡氏宗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胡宗宪倡导捐资扩建,清朝光绪年间大修。从明代扩建至今,也有将近500年的历史了。

在徽州的古村落中,一般都保留着一两处祠堂或牌坊,这是徽文化的“活化石”。龙川胡氏宗祠因建造得高敞堂皇,保存得完好无损而著称,纵深84米,宽24米,总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最美妙的,是那些雕刻在木头、石头、砖头上面的人物、飞禽、走兽、花卉、博古、标志物等各种图案,尤其600多件木雕最为精湛。宗祠门楼的额枋上,雕饰着胡宗宪抗击倭寇的作战场面,千军义勇,万马驰骋,气势磅礴;正厅(亦称享堂)东西两序的隔扇上,用浮雕技法,将徐渭的几十幅荷花图刻划得淋漓尽致:祭龛前面的“百鹿图”隔扇,造型逼真,姿态各异;寝厅的一百扇隔扇上雕刻着无一雷同的“百瓶图”。难怪有人要称它为“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的殿堂”了。

胡宗宪无疑是龙川最有名的人物。与其他许多徽州籍名人不同,胡宗宪生长于龙川,死葬于龙川,是个地地道道的龙川人。

他1512年11月4日(大明正德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出生,1538年(明嘉靖十七年)中进士。1553年夏,以湖广巡按监察御史身份平息了湖广苗民起义后,回到绩溪龙川省亲,并在父母坟边培土种树,以尽孝道。就在这年,东南沿海倭患骤然加剧,沿海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明世宗将他调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胡宗宪尽忠尽责,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与倭寇周旋,有一次差点被倭寇扔下的石头砸死。最终由于他计谋过人用兵得当,为朝廷解除了心腹之患,完成了历史使命。可是,狡兔死,走狗烹,他的人生结局并不完满。先是被罢官,接着下狱,最后竟自杀于狱中。

许多对风水感兴趣的人,来了龙川就依依不舍。据他们说,龙川村呈“船形”。这种造型并不罕见,同在徽州的西递也是这样。但是,龙川比较特别的是,在几乎清一色的胡姓族人之外,另有一户姓丁的人家,至今已经24代单传,即既不能让他断种,又不能叫他太过兴旺。这到底是何讲究?据说,按照徽州方言,“胡”与“浮”同音。为了使胡氏家族这条浮在水上的船始终保持平稳,必须有一个能够叫它安定下来的办法,这就是钉上一根“钉”。

呵呵,24代单传,不多也不少。难道真有这么神奇?我也总是这样问。

新闻推荐

冯雪珍:忙碌的元宵节

2月24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绩溪县五龙社区居民冯雪珍早上6点半就起床了。做好早饭,练了20分钟舞功,待一家人吃过早饭洗涮完毕后已是八点半钟。她跟老伴交待一句“中午不回家吃饭了”就骑着自行车...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这题目是新华社浙江分社的林楠女士叫出来的我问她为什)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