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建起了法治文化公园,确实是个新鲜事。日前,记者来到绩溪县华阳镇郎家溪村,村党总支书记陆富强得意的介绍:“我们借着美好乡村建设的东风,建起了农民法治公园。”
“每人每月一元钱”
走进郎家溪农民法治公园,映入眼帘的就是画有二十四孝图的文化墙,这些画作和书法都是农民书画家自己的作品。为接“地气”、引“人气”,农民法治公园的宣传栏里图文并茂的介绍了法律常识。在公园健身休闲区内,还置有若干大小不等的木制标牌、铁制标牌,上面都写上了通俗易懂的法律警句和格言,内容涉及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成这个漂亮的农村法治文化公园,资金从何而来?陆富强说:“村‘两委\’采取上级补助一点,村里挤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出一点,多方筹措工程所需资金,破解了建设资金难题。”
公园建成后,还需要有人管理和维护。于是郎家溪村提出“每人每月一元钱,换来清洁好家园”号召,鼓励村民每人每月出资一元作为环境卫生整治经费,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缓解资金压力。2012年9月27日郎家溪村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资金募集仪式上,村民们踊跃捐款,共筹集资金8.6万元,率先完成全年村民自筹资金的募集,为农村法治文化公园清洁与维护提供了经费保障。
陆富强说:“我们坚持走‘村民自治\’美好乡村之路,让村民交明白钱、算明白账、办明白事。农民法治公园建成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农民,公园的落成,使抽象、生涩的法律条文变成生动活泼,村民在休闲娱乐运动都能时刻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与县城生活没差别”
作为绩溪县首批美好乡村建设创建村,郎家溪村注重坚持特色风貌,建设徽派建筑风格的中心村庄,打造农民法治公园。如今,全村80%以上的农户集中居住。陆富强说:“我们村村民虽然住在农村,但是与县城的生活没有差别。”
傍晚,行走在农民法治文化公园里,广场舞、交谊舞、腰鼓队都活跃了起来。村民汪冬华是郎家溪村腰鼓队队长,她们腰鼓队如今可是农民法治广场上的主角。汪冬华说:“我们腰鼓队2009年成立,当时只能借用旁边徽菜产业园的场子练习。现在有了自己的场地,活动也多了,大人小孩都喜欢去玩。”
“这个公园以前是一块空地,现在建起一个健身广场、一个篮球场,大家都有了活动的场子。”张建福正在公园锻炼,作为王家村地质灾害搬迁户,在农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是他不敢想象的。张建福指着身旁的法治宣传栏说:“有时在公园,小孩子看到了宣传图画也会问大人,比如介绍这个宣传板上面写的是人民调解法,有矛盾找村里和镇司法所调节。”
法治公园的建立,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更进一步拓展了美好乡村建设的广度与深度。华阳镇党委副书记方竞告诉记者:“当前,由于高速征迁,村民间因为山场、土地产生的纠纷比较多。在公园休闲娱乐时,无形受到法律熏陶,村民们也都知道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村干部和人民调解员的调解下,村里实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
“美好乡村普法先行”
华阳镇郎家溪村的“农民法治文化公园”只是一个缩影。“六五”普法以来,绩溪县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创建体现绩溪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绩溪县司法局局长俞磊忠介绍:“创建农民法治公园是我们创新普法宣传教育的一个载体,在全省上下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我们主动作为,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不断植入普法元素。”
目前,绩溪各基层司法所正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普法进程。绩溪县司法局和依法治县办通过多方协调场地、资金,在瀛洲镇仁里村新建了具有浓郁文化氛围和徽派元素的农民法治文化公园,大理石标牌、文化长廊、徽文化的马头墙等设施给人影响深刻。
今年3月底,家朋乡法治文化公园也建成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整个广场投资3万余元,由法制宣传刀旗、法制宣传栏、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栏、廉政文化宣传栏、法制广播、花岗岩标牌、景观石等部分组成。广场在设计理念上将法治元素与文化元素融为一体,法治元素与德育元素相结合,既体现传统文化的积淀,又通俗易懂,能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法制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意识,同时打造具有家朋特色的法治文化教育阵地。与此同时,伏岭镇、荆州乡建设了法制宣传长廊,板桥头乡蜀马村和长安镇镇头村、扬溪镇石门村等乡村建设了法制宣传壁画……
俞磊忠告诉记者,今年绩溪县要求在美好乡村建设达标村中实现“六个一”,即每个村要建立一块法制宣传栏,建立一支普法文艺队伍,培养一名法律辅导员,每个村民组配备一名法律宣传员,每一村要开展一个活动(农户法律明白人活动),实现一个争创(争创县级民主法治村),以此来大力推进“六五”普法进程,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新闻推荐
绩溪讯 绩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7年开始实施以来,筹资水平较快增长,参合率逐年攀升,参合群众的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7月,该县建立了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几年的运行,该系...
绩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绩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