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讯 8月10日晚7点钟一过,刚吃过晚饭整理好厨房的绩溪县瀛洲镇仁里村胡连琴就急忙解下围裙,约上同伴往村头的农民文化广场走去。胡连琴是仁里村两个健身舞蹈队的发起人和“艺术指导”。跳健身舞、打腰鼓、老年文艺表演……各种文化娱乐健身活动的开展,让仁里村群众的农闲生活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凸显文化特色。这是绩溪扎实推进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带来的新农村新生活。
7月中旬,由省委宣传部领导带领省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调研组,在考察、调研了绩溪县瀛洲镇仁里村、临溪镇孔灵村、上庄镇宅坦村3个试点村的文化乐园建设后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绩溪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认识高、起步早、行动快、标准高、有成效,走在了全省前列。
选好试点打造亮点
今年初,该县制定了“文化强县行动计划”,明确用3年时间在全县农村开展“六个十”文化项目工程建设,拉开了全县新一轮农村先进文化建设高潮的序幕。该县在学习、考察外地经验和通过县乡村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文化乐园”建设实施意见》和《建立县领导联系“文化乐园”建设首批启动村制度》。全县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工作从今年5月初启动。在2013年确定的10个首批试点村中另选出郎家溪、宅坦、孔灵、仁里、上庄5个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中心村作为重点启动村来打造,并力争在今年8月底前基本成型;2014年在全县常住人口800人以上的中心村进行推广;到2015年底力争实现全县中心村“文化乐园”建设全覆盖。以点带面来推动全县文化乐园建设开展。把“文化乐园”建设成为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平台、文化强县建设的新亮点、巩固农村先进文化的新阵地,真正把文化乐园建成农民的精神家园。
结合实际民意至上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该县本着“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民意”的原则,坚持把文化乐园建设与美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试点村统一以一个广场、一个学堂、一个文化长廊、一个志愿服务站加特色文化品牌的“4+X”模式。活动场所以中心村的学校、祠堂、村部办公用房等现有建筑改扩建、修建为主,不搞大拆大建。在文化乐园规划、选址、建设标准、活动内容、活动场所管理以及统一标识设计等方面,都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专家座谈会和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和吸收了村民意见,提高农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绩溪县在试点建设中,始终围绕“谁在乐、为谁乐”问题,突出和围绕农民这个文化乐园的主体,在建设过程中确保做到“五个一”:即一个镇村两级组建工作班子;召开一次村民动员会,做到家喻户晓,营造良好氛围;成立一个由乡土文化专家、文艺志愿者、关协老协会成员等组成的顾问组,全程参与、服务、献计文化乐园建设;各村制定一个符合本村实际又具特色的实施方案;建立一支村级志愿服务队伍。在学堂的教学课程安排上、文体内容选择上、特色文化产品打造上都充分尊重、体现和满足农民的需求。
(汪劲松 程渡生)
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是一项惠及基层百姓的文化民生工程。农民文化乐园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有效合理规划,也需要政府部门在建设中充分尊重民意,吸纳群众意见,真正将其建成符合农民特征,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乐园。然而,建,是第一步。建成后积极发挥它的作用,才是最终目的。这也需要,有关部门要结合不同时间节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与农民群众开展互动,充分发挥文化乐园服务农民的功能。只有这样,农民文化乐园的建设才有意义,农民文化乐园才能真正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
新闻推荐
绩溪讯 今年以来,绩溪县总投资近360亿元的19个重点项目进展良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移民搬迁工作全部完成,安置区场平及基础设施、安置房建设分别完成工程量的60%和25%,上下水库连接道路、...
绩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绩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