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绩溪县板桥头乡敬老院里,每月都有一本值班日志,上面记录着敬老院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情。翻开这些日志本,发现一个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其中,他就是汪俊华。从建院开始,汪俊华就成了敬老院的“管家”,照顾着院中43位老人的衣食住行——敬老院,成了汪俊华的第二个家。
单骑寻人,屡失屡找
“喻昌森又私自回家了,可他不识路啊!管理员汪俊华骑车追回。”这是最近日志中写道的。喻昌森老人是患有精神疾病的聋哑人。身为五保户被安排在敬老院,可是每月他都会“偷偷”地跑回家。他刚来时,汪俊华查房发现他不见了,第一反应就是喻昌森偷跑回家了。他立马就和喻昌森的亲戚联系,之后便骑上车往喻昌森家里赶,到了喻昌森的家,见到了喻昌森的几个亲戚,却独独不见喻昌森的人影。汪俊华只好组织大家以敬老院为中心,五公里、十公里地寻找,最终,在离敬老院不远的一条小道上找到了喻昌森。
“当我看到他时,他就像个孩子,差点要哭了。”说起当时的情景,汪俊华不禁感叹,“老人如孩子呀!”
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每次喻昌森老人“偷溜”回家,都是汪俊华将他找回。几次之后,感受到老人想回家看看的期望,汪俊华便开始教喻昌森怎样认路,哪里该左拐,哪里右转……尽管如此,喻昌森每次“偷偷”出去,汪俊华还是不放心,总是暗中跟随,在经过无数次后,汪俊华才最终放心让喻昌森老人自己回家,但是,每次他都会打个电话去询问老人是否到家了。“你要是把门锁住,不让他们出去,他们就会翻墙,那样更危险。他们现在出去时我会给他们戴上身份牌,上面有我们这联系电话和地址。”汪俊华说道。
危机抢救 守护20天
“汪俊华去顶汪卫忠的班,照顾陈承平去了,不知道要去多久”。这是2009年12月记录的一小段文字,可是这段文字却记录着汪俊华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事情是这样的,陈承平老人摔了一跤,被汪卫忠和汪俊华抬到了卫生所,医生检查后说:“瞳孔已经扩散,没救了”。他们也准备把老人抬回敬老院,就在下台阶时,汪俊华看到老人的嘴角有微微的颤动,立马打电话给120要把老人送到县医院。“真的感谢俊华,要不是他,我那天就进了鬼门关。”陈承平老人曾这样说过。老人需要人看护,在县医院的当天晚上,汪卫忠留在医院,其后都是汪俊华在照顾。
汪俊华每天给老人喂水送饭、端屎端尿,起先只要帮老人叫下护士,换换水、清理下卫生,随着陈承平老人身体的好转,老人有时会提出想换下口味,汪俊华就今天挞粿,明天水馅包……有时还买些水果给老人吃,老人烦闷就陪老人讲讲话,读读报纸给老人听,如此无微不至的照顾,邻床的病人还以为汪俊华是老人的儿子,当听说汪俊华只是敬老院管理员时谁都不相信。敬老院一般遇到需要在医院照顾的病人都是请个护工,汪俊华却不太放心,“毕竟老人是摔得严重,有我自己在医院看护我也放心点。”汪俊华说。
其实汪俊华送老人去卫生所、医院、寻找出走老人的事情还有很多,按汪俊华的话讲:“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拿这份工资,就要把这事情做好。”
新闻推荐
绩溪讯 截至今年6月底,绩溪县提前半年圆满完成2009—2014年完成2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任务,让全县2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绩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绩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