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绩溪新闻 > 正文

情满“回家”路

来源:宣城日报 2014-06-27 17:07   https://www.yybnet.net/

作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称号的获得者,近年来,绩溪县以开展“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搭建教育帮扶平台,倾情打造“回归驿站”,并在全国首创实施社区矫正人员“感恩·爱心”行动计划,为失足浪子铺就了一条温暖的“回家”路。仲夏时节,记者来到山城绩溪,走近社区矫正对象这个特殊的群体,撷取该县社区矫正工作的生动亮点。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新家”

夏日的午后,64岁的吴大爷又一次走进了绩溪县城北区的一栋楼房。尽管处在集市繁华地带,但这栋楼房显得很不起眼。

“吴大爷今天这么闲啊,赶紧进来坐坐。”看到吴大爷“来访”,28岁的吴昌峰热情地上前招呼。“在家也没事做,今天过来借两本书带回去看看。”表明来意后,吴大爷在吴昌峰的引导下笑盈盈地走进了图书室。

如果不作解释,很难相信这样温馨的场景发生在社区矫正中心里。而类似社区矫正人员吴大爷和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吴昌峰间的亲切交谈画面,经常在绩溪县社区矫正中心里“上演”。

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去年10月,仅有初中学历的吴大爷因非法“珍藏”子弹,很快从一位普通的农民变成了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尽管目前尚未解除矫正,但吴大爷说自己并没有觉得沮丧,反而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了一名快乐的“普法宣传员”。

“参加社区矫正的这段时间,他们(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经常找我聊天谈心,生活上也主动关心我,我觉得过得很充实。”吴大爷说,通过社区矫正中心的集中培训和平时自学,自己现在也积累了一些法律知识,甚至平时和大家聊天时都会无意地传播一些。

话分两头。刚踏进绩溪县华阳镇来苏社区矫正工作站的大门,墙上一面鲜红的锦旗映入眼帘。而谈起锦旗背后的故事,社区矫正工作站站长唐韫便向记者娓娓道来。

时间回溯到2011年。当时,因贩毒两次入狱的王庭光刚好刑满释放。由于父母双亡,且在服刑期间与社会相对脱节,王庭光在生活上一时间没了依靠。万般无奈下,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来苏社区,找到了社区矫正工作站,希望帮忙解决生活困难。

接到王庭光的申请,社区矫正工作站与来苏社区很快帮他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廉租房补贴。更让他意外的是,社区还特意为他在县城的一家酒店找了份保安工作。种种关怀让王庭光异常激动,为此他专门定做了一面锦旗,给社区矫正工作站送了过来。

在绩溪,像吴大爷和王庭光一样,受惠于社区矫正中心和工作站的社区矫正人员还有很多。来自绩溪县司法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绩溪县12个社区矫正工作小组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379名,累计解除283名,无一例脱管、漏管事件,无一名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上访或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经过教育矫正无一人重新犯罪。

“现在我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也有了奋斗的动力,真觉得这里就像我的另一个‘家\’。”谈起社区矫正工作站对自己的帮扶,如今生活相对早已稳定的王庭光深有感触。

见到绩溪县八方商贸公司总经理汪朋云时,他正忙着把货车里的物品搬到仓库里。灼人的热浪里,他的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明天还有一批货从南京发过来,你接一下。”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后,他又跟身边的员工叮嘱了几句,然后才坐了下来。

眼前这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曾是一名社区矫正人员。2006年,因为一场交通意外,汪朋云原本风生水起的生意瞬间跌入谷底。一时间,沉重的债务一度让他陷入困境,而社区矫正人员的特殊身份,又让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生意人失去了拼搏的斗志。

好在汪朋云没有就此一蹶不振。社区矫正工作者为他又是送政策又是跑部门,没多久,汪朋云就成功地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仅仅用了四年时间,他经营的八方商贸公司一跃成为绩溪城乡的一匹商贸配送“黑马”。

不过,拥有这家年销售额达千万元的企业并没有让汪朋云引以为傲。他最自豪的是公司门前的另一块“招牌”——绩溪县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2013年,绩溪县八方商贸公司主动与绩溪县司法局签订了过渡性安置基地协议,让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中的“三无”(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人员有了一个停靠的“回归驿站”。

“人要学会感恩,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别人帮了我一把,现在我有能力帮助别人,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和每一位来公司过渡的社区矫正人员聊天时,汪朋云总这样说,而他也真正践行了这句话。

2013年,李飞因交通肇事成了一名社区矫正人员,由于家中生活拮据,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但他仍是“孤单一人”。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庭和年老体弱的父母,李飞时常一筹莫展。

得知李飞的情况后,汪朋云主动邀请他到安置基地帮忙跑销售。此外,为了让李飞能够安心工作,汪朋云还经常与他谈心,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开导李飞,鼓励他正视困难。如今,在安置基地的帮扶下,李飞已经走出了最初的迷茫,并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

在安置基地,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据统计,自创立以来,绩溪县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先后为20余名刑释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提供过渡性就业岗位,并集中开展就业培训4场次、公益劳动11场次。

倾情打造“回归驿站”

“特别”的爱心 送给需要的你

“谢谢!真的太感谢了!”接过绩溪县社区矫正中心递上的500元爱心捐款后,年过七旬的张大爷不停地道谢,然后转过头对孙子小宇说:“你要好好念书,长大做个有出息的人!”听完爷爷的话后,8岁的小宇不断地点头,稚嫩的小脸写满了诚恳。

和小宇一样,李成晖最近也收到了来自社区矫正中心的爱心捐赠。2012年6月,李成晖进入社区矫正阶段,在社区矫正中心的帮扶下,同年9月他开始自主创业。由于缺少资金,创业初期李成晖频频犯难,为了鼓励他振作精神,社区矫正中心及时送来了一笔捐款。

这温暖的两幕,源于绩溪县社区矫正中心组织实施的“感恩·爱心”行动计划。而问及初衷,还要说起到去年发生的一件事。

2013年6月,绩溪县上庄镇、长安镇等乡镇普降特大暴雨,给该县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人民群众的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灾害面前,在绩溪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向受灾群众捐款捐物之际,部分社区矫正人员提议也要奉献一份爱心。

“虽然我们曾经因为某些行为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但如果社区矫正中心能帮我们搭建一个开展扶贫济困之类的公益活动平台,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感谢社会的包容和关心,我们真的觉得很高兴。”社区矫正对象汪熙说。

很快,由部分社区矫正人员倡议发起、绩溪县社区矫正中心组织实施的“感恩·爱心”的行动计划得以实现。本着社区矫正人员自我管理、规范使用爱心财务的原则,社区矫正中心还专门成立了社区矫正人员“感恩·爱心”行动计划办公室,提出由参与行动计划的社区矫正人员代表组成,统一管理、使用爱心财物。

“为了规范爱心财物的接收、移交、保管等工作,社区矫正中心还制定了《‘感恩·爱心\’行动计划财物指出公告制度》等,以制度化促进行动计划公开、透明。”绩溪县司法局长俞磊忠说。

行动计划启动不久,社区矫正中心不断收到社区矫正人员自发捐献的财物,这其中很多捐赠者还是已经解除矫正的社区人员。社区矫正中心与社区矫正人员代表一起,适时与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联系,将财物捐赠到需要救助的个人和家庭,真正把爱心的阳光播撒到了山城的每个角落。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社区矫正人员表示自己也收获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我们的爱心能够同样被感激和尊重,从心底感到开心!”吴大爷一席朴实的话语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根据受访者要求 王庭光 李飞 李成晖 汪熙均为化名)

新闻推荐

在旌德县庙首镇练山村古竹村民组有一棵银杏树已经活了

在旌德县庙首镇练山村古竹村民组有一棵银杏树,已经活了1380岁了。树高有20多米,树冠有七八十个平方米,树身要7个大人才能围过来。虽然有1300多岁,但这颗银杏树依然是枝...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情满“回家”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