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从今年起,国务院决定将10月17日设定为我国的“扶贫日”。为迎接我国首个“扶贫日”,本报特开辟扶贫工作特别报道,以展示宣城市扶贫成果,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从今年八月下旬开始,绩溪县贫困户中的约5000名劳动力开始享受到了一项特殊的待遇——保额3万元的农村小额意外伤害人身保险。这是绩溪县与人寿宣城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安排县财政扶贫资金26万元为他们所购买的。
“让贫困户在不增加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又多了一道生活安全保障。今后还将逐步覆盖至全县劳动力。”绩溪县扶贫办主任张玉忠介绍说。
据了解,由县财政扶贫资金出资,为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购买农村小额意外伤害人身保险,这一创新性的扶贫开发模式在全国还不多见。
说起为什么要实施模式,还得从绩溪独特的地理环境说起。张玉忠告诉记者,劳动力是贫困户实现脱贫的潜力所在,但受山区地形复杂等诸多因素影响,绩溪现有贫困人口中,因意外伤害致残、致病、致死而贫困的约占30%,特别是近年来新增的贫困人口中,因意外伤害致残、致病、致死而贫困的约占10%,保护好劳动力成为减少贫困人口的关键。“打个比方,一户人家的劳动力打山核桃从树上摔下来,治疗需要花钱,有了这3万元的保险,家庭的状况会改善很多。”
其实,这个做法只是绩溪县实施*的一项举措,今年以来,绩溪县按照上级关于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要求,把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富民为目标,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牢固树立靶向思维,实施靶向疗法,大力推进*,努力走出一条既符合上级精神、又具有当地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摸底——“解剖麻雀”
打开《绩溪县贫困农户登记表》,贫困人口的家庭人员、致贫原因、生产条件、劳动能力、收入来源、享受社会保障、月均基本生活开支等一系列指标一一展现,真正做到了全面准确掌握每个贫困户的真实状况、主要致贫原因和脱贫条件。
“对每一个贫困人口,我们的调查人员都会登门、见面,并将贫困状况拍成照片。”家朋乡副乡长葛美云告诉记者,在扶贫摸底工作中,该乡严格按照《绩溪县贫困农户登记表》的要求进行登记,同时还会将辖区内贫困户电子档案录入到绩溪县自主开发的数据库系统中。
通过对各乡镇、村和农户开展“解剖麻雀”式的抽样调研,绩溪县较为系统地了解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群众诉求。在此基础上,顺应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经过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确立由“大水漫流”转向精准“滴灌”,由政府包办转向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新时期扶贫开发新思路,研究制定《关于创新机制促进扶贫工作的若干意见》,采取建立*工作机制、创新社会共同参与扶贫机制等14项措施,实行分类指导,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力争每年实现贫困人口减少20%的目标。
帮扶——“对症下药”
绩溪县瀛洲镇巧川村村民胡光华家庭贫困,虽然有着一定的劳动能力,但缺技术缺资金成为其脱贫致富道路上的“两道坎”。
但贫困的情况在今年发生了改变,伴随着绩溪县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他在县财政和瀛洲镇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下,没有花一分钱就建起了两亩地的香菇大棚,种植了香菇,而这可以给他带来3-4万元的年收入。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绩溪讯 连日来,绩溪县司法局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了镇村两级司法行政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全县11个乡镇司法行政服务站和76个村司法行政工作室全部挂牌成...
绩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绩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