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绩溪县公安局率先在全市公安机关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绩溪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副主任汪涛主动来到边远的家朋乡富强村挂点包村。“人总是在存在中坚守,在坚守里存在。”这是汪涛同志的人生信条。近年来,汪涛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授予“全国公安政治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称号,今年11月被市公安局命名为“岗位标兵”。
富强村坑上自然村的许大娘是当地出了名的困难户。65岁许大娘与一个四十多岁的残疾儿子相依为命,家运不济,贫困潦倒。汪涛第一次下村就去了这家走访,通过多方奔走,汪涛给她家争取到扶贫补助款。事后,许大娘逢人便说,“想不到我这个家庭,公安局民警还这么看得起。”今年9月份,汪涛去村里走访,一位村民正为儿子在县城读高中无人照顾而着急上火。事后,汪涛主动找到村主任,让他把村里在县城独自一人读书的学生名单摸排了出来。回到县城,汪涛及时与城区的社区民警取得联系,让他们利用法制副校长这一平台,关注留心村里学生的表现。当汪涛把学生的情况向他们父母通报后,大伙都说他帮村民做了件大好事。“咱们村的村警真的没架子,和气得很呢。”
每次下村,汪涛在完成规定走访任务后,都要到各个自然村走走看看。今年4月份,绩溪县农村地区连续发生多起“白日闯”盗窃案件,为了防止村里发生类似的案件。4月16日,汪涛便印制了十余份预警通报到各个自然村去张贴。梓舍干村的老方是村里的养牛大户,4月6日,老方正为如何安装视频监控而头疼,汪涛便主动帮助他联系到安装技防的店家。今年上半年,辖区有两户村民为山核桃树损害赔偿多次调解未果,4月16日村里再次组织双方调解,在汪涛的主持调解上,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担任村警以来,汪涛先后配合村里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起,发放各类安全防范宣传材料300余份。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生存的不易。”这是汪涛在“村警日记”中的一句话。真是抱着这种朴实的情怀,每次去村里工作,只要有老百姓要他去坐一下,无论多忙汪涛都要和人家谈谈心;倒好的茶水,无论渴不渴都要喝上一口。短短的十个多月村警,汪涛与辖区的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辖区一半的群众能够喊出他的名字。辖区的群众有难事、有急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汪涛。在汪涛看来,村里百姓的难事就是自家的事。辖区的小周八年前从云南那边嫁过来,当时和她一道过来的还有她和前夫生的女儿,女儿在云南那边没有上户口。一转眼,小姑娘已有13岁了,全家人都为女儿如何上户口一筹莫展。得知情况后,汪涛找到户政部门,了解相关的户口政策,并主动上门把政策宣传到位,把工作解释清楚,赢得了小周的认可。
记得在今年辖区村委会换届选举期间,当时也是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时刻,作为全局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实施者,汪涛为确保村里换届选举不出乱子,白天汪涛下村就工作,晚上回到单位还要部署教育实践的各项工作。一年来,汪涛的政工“主业”突出,不但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政工工作任务,9月份还被省厅推荐上报为“全国公安政治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受表彰;村警“副业”出彩,并结合自己的村警工作记写了两万四千余字的村警日记“富强琐记”,成为全局村警工作的一大亮点。
新闻推荐
绩溪讯 自2010年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首次覆盖全国以来,绩溪县严密组织、严肃查处,创造性地跳出了“单打独斗”的模式,形成了部门联动,对违法违规用地“露头就打”的格局,连续四年实现卫片执法“零问...
绩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绩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