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家住天羽东苑小区的市民宋国林带着孙女在小区内散步时,看见了一群肩带红袖章的志愿者,正活跃在小区里的各个角落。他心里既羡慕又敬佩。“我也要带着小孙女,加入志愿者队伍,为身边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精神。
时下的皖东南大地,几乎每天都有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肩带红袖章的志愿者奉献在寻常巷陌,对白色垃圾进行清理,对困难群众施以援手、对交通进行有序疏导……他们用行动传递着城市大爱,用心诠释着宣城市“学雷锋·志青春·共创文明城”的“雷锋”志愿服务精神。他们,是温暖宣城的“志愿力量”。
“敬老人”——敬老院里“学雷锋”
3月8日,宣州区孙埠敬老院里一派春意浓浓的景象。来自市义工联合会的志愿者们兵分三路,一路带着抹布和水桶,忙活着为老人们拖地、擦窗、打扫宿舍卫生,将敬老院上上下下楼层全部打扫了一遍;一路为老人理发、量血压、检查身体,并和老人们拉起了家常;另外一路则是“文艺小分队”,为老人们表演起了歌舞节目。80多位老人坐在沙发上观看演出,欢歌阵阵,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平时我们的娱乐活动就是出门散散步,很少这么热闹,看着这些孩子又跳又唱的,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很开心。”82岁老人刘顺应笑呵呵地说。
“我们每次来,做得最多的就是陪老人们说说话,”志愿者费夏夏告诉记者,“其实有时候,爷爷奶奶说话好多都不利索了,志愿者们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听,他们就很开心。”
孙埠敬老院负责人一边指着一堆崭新的衣物,一边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学雷锋”活动月里,志愿者们送来的衣物,夏天要到了,都是新的短袖衣物。一些孤寡老人就盼着志愿者来,志愿者来了,就觉得世界上还有人真心记挂着他们。”
费夏夏还说,对老人的帮助贵在“平时”二字。今后,她们还会增加志愿服务的次数,增加志愿者的人数,让更多的人了解敬老院老人的需求,为老人提供更多帮助。
“畅交通”——交通劝导畅文明
身穿红马甲、头戴红帽子、手拿小红旗……如今,在宣城市街头、路口,除了交警指挥交通外,还有这样一批义务参加协助值勤的“疏导员”,他们或劝导行人按道通行,或帮助老弱妇童安全过街。他们当中,有企事业单位职员,还有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交通文明劝导员。
“您好!现在是红灯,请稍等片刻。”3月26日,记者在市区八佰伴附近,看到一位劝导员站在人行横道旁,正在劝导一名准备闯红灯的行人。这名劝导员名叫杨凌,来自市检察院案件管理科。她告诉记者,自宣城市3月份启动“学雷锋”月以来,单位几乎每天都会有志愿者上路“执勤”。
“不少年轻人也闯红灯,现在车子速度都快,要不是我们及时制止,还真不知会出什么事情。”她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做这样的事情特别有意义。”
在商之都附近十字路口,记者看到短短15分钟之内,一位姓皮的志愿者就劝阻了3起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他向记者坦言,在路口劝导交通违法时,不用太多地劝说,只要挥起小旗一示意,行人就会齐刷刷地停在人行道两端,安心等待红绿灯。“看到十字路口交通秩序在自己的努力下井然有序,心里就很有成就感。”
“治污染”——捡拾垃圾美家园
3月12日上午7点,绩溪县华阳镇凤灵社区妇联组织的志愿者们,一早便来到位于华阳镇高迁村里的翠岭古道,开展了“与文明同行、与绿色相伴、共创美好家园”学雷锋环保主题活动。20多名环保志愿者在分发完捡拾垃圾的工具和垃圾袋后,便开始行动。
“看似简单的活,但在古道上干起来却并不轻松”,志愿者黄英向记者解释,山上的果皮纸屑,各种塑料袋、饮料瓶等垃圾都和泥土“紧紧的”裹杂在一起,清理起来十分困难。所以很多垃圾都必须用手捡,火钳之类的工具根本派不上用场。
凤灵社区妇联负责人告诉记者,组织青年志愿者做环保服务这项工作已经持续了数年。捡拾白色垃圾这项简单普通的工作,在他们眼里却意义非凡。“没有了白色污染,我们绩溪才能真正将青山绿水‘留\’住。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一名普通的市民,我会把保护环境的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中,把做志愿环保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向身边的人传递保护环境的正能量。”
爱心播种希望,奉献点亮青春。三月里,宣城市学雷锋青年志愿者们,正以高涨的热情在皖东南大地刮起一片学雷锋热潮。敬老院里,有他们为老人忙前忙后的身影;交通要道,有他们红袖章挥动的英姿;旅游景点,他们拾捡白色垃圾行动正在进行……志愿者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月学雷锋”这个庄重的口号,他们并没有让学雷锋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扑下身子,弯下腰子,服务于大众,一次次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点亮了自己闪亮的青春。
新闻推荐
绩溪讯 近年来,绩溪县围绕健康促进、致富发展、成才关爱三个方面内容,重点编织“健康链、致富链、成才链”三条“幸福链”,不断提升计生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nbs...
绩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绩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