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绩溪新闻 > 正文

地标建筑中正坊

来源:皖南晨刊 2016-07-04 10:51   https://www.yybnet.net/

■耿培炳

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为“中正坊”,俗称“四门川”。据嘉庆《绩溪县志》载:宋代营建城池,测此为中,四方延伸建城,故名。以中正坊为中心的东、西、南、北街,呈“甲”字形格局。中正坊至今仍保存完好,为亭式建筑、牌坊式门楼,在平面布局、街道主干分布等方面均能体现出古朴端庄的历史氛围。在绩溪人心目中,这里是名城历史文化符号的象征,在群众中有较大的影响。

这片街区的马头墙组合,高低起伏,谱成一曲曲具有优美旋律的、连续的、渐变的、交错的、起伏的,几乎有各种韵律形式的黑白交响诗,衬以青山绿水,这是徽州民居特有的艺术风格。

古城四条街道即东、西、南、北街,为石板步行街,宽约1丈(旧制),供步行、骑马、坐轿、骑自行车等。路面大多采用粗凿的花岗岩石板和青石板横铺路心,两侧取扁鹅卵石竖排整齐挤紧。沿街两边几乎是清一色的明、清、民国建筑遗风,木质结构或砖木结构、黑瓦粉墙阁楼式低矮店面房。楼下为店堂,临街设宽大的木质活动栅板门,楼上一般为居室或商品仓库,当街的一面木板装壁,配置木雕窗棂,有的还镂刻花鸟图案,街两边木门相对,木窗相望,个别富商除窗棂设计精巧外,还在窗外装设“美人靠”(亦称飞来椅),以供观赏街景,夏夜纳凉。

古城有50多条以中正坊(四门川)为中心的纵横如织的大小巷道,大巷宽8尺,小巷宽5尺。主要古巷有张家巷、舒家巷(颖川巷)、城隍街(美俗坊)、项家桥(登云坊)、曹家井(集贤坊)、章家路、学背后、四门川(遵义坊、处仁坊、福泉坊)、白石鼓、郑家巷、大东门、小东门、东作门、水圳塝下(县河坊)、水关巷、汪家巷、朱家巷、八角井等。大巷子铺石板,两边鹅卵石,小巷大多是鱼鳞状鹅卵石铺道,直通院门。其中有的小巷和庭院铺设的鹅卵石图案至今保存完好。

抗战期间,古城大小店铺150余家,经营40多个行业。主要商号集中于南街,西街次之,东街、北街以小商店、小手工业、小旅馆为主,部分为民居。

百姓多聚族而居。隋唐时期,戴、葛两族乃邑之大姓,素有“葛家一西山,戴家一条街”之说。及宋以后,渐为章、周、胡三大姓氏取代。章姓聚族于西山、水关巷、水圳塝下和南门外一带,其章氏宗祠位西山脚下水关巷中段;周氏聚族木牌楼、登云坊、项家桥、曹家井一带,周祠位曹家井北端;胡氏则聚族城东、城北一带,其宗祠在大北门之里端;胡松一脉和程氏家族聚居中正坊四周;另有舒姓之舒家巷,张姓之张家巷,葛姓之葛家巷,郑姓之郑家巷……徽州聚族而居的现象凸显了中国传统族规管理之严谨,同族人由此更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历史上对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聚族这样的社会氛围,孕育了徽州人独特光宗耀祖、崇文尚礼、内敛自持精神品质,塑造了共同的审美形态,它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在时间长河中不断沉淀、凝结并根植于徽州人的性格中,融入徽州人的血液里。从而,徽州聚落,“望衡对宇,栉比千家,鸡犬桑麻,村烟殷庶,祈年报木,有社有祠,别墅花轩与梵宫古刹,飞薨于茂林修竹间,一望如绵绡”。

新闻推荐

绩溪县板桥头乡下溪村利用当地水源充沛水质天然的优势

绩溪县板桥头乡下溪村利用当地水源充沛、水质天然的优势,成立了石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发石蛙、石斑鱼生态养殖基地和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推进全村脱贫、农民增收。&n...

绩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绩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资助贫困学生2016-07-15 23:09
评论:(地标建筑中正坊)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