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多年来,宣城市人口计生工作持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最近连续四年均在全省综合考核中位居第2,连续两年有5个县市区获得“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称号。记者了解到,在全线飘红的成绩背后,是宣城市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尤其在城市和农村同步推进“网格化”管理和“村为主”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
在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村为主”机制的基础上,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专门意见,将这项工作加速向纵深推进。意见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深化“村为主”工作机制,到2014年,90%的村达到“村为主”合格村,实现农村人口计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同时,去年宣城市又出台了另一个实施意见,推进城市社区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意见提出,到2013年底,各县市区要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信息员队伍为依托、社区居民自治为补充,构建起管理精细、全域覆盖的人口计生日常工作网格化责任体系。在这两项工作中,宣州区和郎溪县先行先试,走在了前面。
2010年,宣州区开始建立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开启了城市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宣州区将城区4个办事处划分网格单元150个,各社区在大网格的基础上,再细分成小网格。同时,城区选聘了228名年纪轻、懂业务、责任心强的综合信息员担任“网格”管理员,每个“网格”还指定1名街道联系干部、1名社区包保干部,与“网格”管理员“捆绑式”共同负责。在运行中,建立了日工作单、例会通报、定期培训、信息化办公及奖惩考核等一整套制度,保证了这一制度的顺畅运行。自开展“网格化”管理以来,宣州区收获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城区“纵到底、横到边”的无缝隙覆盖,将人户同在、人户分离、流动人口等全部纳入了管理范围,计生管理服务工作的盲点逐步消除。同时,“网格”管理员每天在“网格”内服务,经常和居民打交道,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和配合,有效解决了计生信息收集难、入户难等问题,提高了群众计生工作满意度。
据了解,在宣州区率先尝试的基础上,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宣城市全面推进,每个城市社区都划分为若干网格责任区,配备了综合信息员,负责人口计生等社会事务服务管理,目前全市综合信息员总数已达510人。
郎溪县则在“村为主”机制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并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得到省人口计生委的充分肯定。郎溪县制定了“村为主”工作标准,村书记、村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村“两委”和计生专干发挥骨干作用,3000人以上的村增配1名计生专干,各村民组至少配备1名计生信息员。建立并执行村例会、重点人群个案销号制、逆向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并以严格的绩效考核保证工作任务的落实。村干部每月绩效工资不少于400元,按好、中、差三档,按季度兑现绩效工资,对发现的已婚育龄妇女漏档、重点孕检对象监测不到位等主要指标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分别在绩效工资中扣发20-200元/例。同时,对各村的“村为主”工作机制落实情况,纳入全县及乡镇的考评考核,如对重点村、主要计生工作指标位于全县后十位的村,实行季度考评约谈制度。
据了解,自2012年起,宣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村为主、民自治”合格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去年,全市创建合格村204个、示范村20个,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机制正在加快建设中。
(本报记者 段北生)
新闻推荐
仲夏时节,走进郎川大地,满目青绿扑面而来,处处可见森林茂盛,绿树成荫,使人忘记了炎热,仿佛置身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人间佳境。近年来,郎溪县紧扣“身边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目标,不断改革...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