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景秀丽的郎溪县新发镇荡南湖畔,有一个叫耕夫的画家,人们几乎忘了他的本名叫王洋洲。他是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宣城市政协画院特聘画家。
祖籍旌德的王洋洲1961年生于郎溪。他自幼酷爱书画艺术,1986年毕业于黄山书画院。王洋洲的花鸟画,大都来源于生活的积累。无论是梅兰竹菊还是春夏秋冬之景,在他的笔下都透露着别样的神采与生机。
王洋洲对传统笔墨技法的感知尤为独到,他总是以豪放简洁的笔墨,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画面给人以清新自然诗意横生,他笔下的鹰给人以视角冲击,让人心灵震撼。他强调以情入画,以诗为魂,以心写意,努力做到心手一致,天人合一。他画的雄鹰形态逼真、呼之欲出,尤其振翅高飞时的羽毛,用笔轻盈飘逸又不失劲道收放自如……其笔墨功底颇有大家风范。
看王洋洲作画是一种享受,当宣纸铺开后他略加思索便成竹在胸。只见他全神贯注,下笔稳,准。笔在纸上纵横驰骋,灵活多变,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极力追求用笔的随意性,提、按、顿、挫、皴、擦、点、染,灵活运用,落笔随心态,只求酣畅痛快,在浓、淡、深、浅、快、慢、徐、疾中找回自己的心路。笔下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其意境、其形态如同优美的抒情诗和轻音乐,又像奔放的圆舞曲且又大气磅礴,让人叹为观止。
王洋洲总能以大自然中常见的景物,创造出动人的艺术作品。只见他寥寥数笔一簇幽兰便依石绽放,画面疏密有致,笔墨浓淡相宜,苍翠欲滴的叶子配上橘黄的花蕊,仿佛有阵阵幽香扑面而来。
痴迷书画艺术的王洋洲30多年来临池不辍。一路走来,他也曾困惑和苦闷,由于文化底蕴的先天不足,他有时感到在写意花鸟画上再登一步是那样的艰难,但他善于学习和思考,不断在古今画论中寻找臻理,又大量阅读画外典籍,让他逐渐认识到:“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特别是文人画)它必须是哲学的、文学的、充满诗意的。这一点和西画的写实主义有显著不同,中国画的笔墨,历史性的连接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画家不能在传统的文化中领略到创作的源泉,则作品必然失去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魅力。”因此,他把加强画外功和笔墨练习同步进行。读书成了他的一大爱好。书架上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历代名人画册、书画著作等琳琅满目。
尤其是近年来王洋洲以鹰为题材,以大写意为主,充分体现了他对笔墨的驾驭能力。为了画鹰他养过鹰并与鹰做朋友,鹰的姿态早已刻在他的心中。他精心研读前辈画家们的风格,在画鹰上自创一体,他画鹰的嘴、鹰的爪还有羽毛都别具一格,令业界称道。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展获奖并被收藏。
王洋洲勇于探索、敢于开拓。他那坚韧不拔和淡泊名利、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喜爱。
新闻推荐
郎溪讯 今年,郎溪县新发镇人社所充分发挥信息灵、联系广的自身优势,想用工企业之所想,主动担当起企业招工的“红娘”,千方百计为企业招工揽人。目前,该所为“两区三园”...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