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妇女发展大计。近年来,宣城市妇联组织积极作为、敢于创新,有力的推动了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全市妇女所创办的民营企业因此发生可喜变化:由传统的商贸服务业、种养业逐渐向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医疗卫生业等多个领域拓展,遍布第一、二、三产业,呈现逐年增多、效益越来越好的局面。
助力外来“女强人”
郎溪县瑞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春霞,是一个“外来”的女强人。2008年初,她放弃了黑龙江大庆市的都市生活,踏上了郎溪徐湾这片热土,开始创业。
起步阶段,赵春霞选择了种植葡萄和反季节蔬菜。南方与北方的土壤、气候均不相同,如何把握,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但赵春霞有自己的办法,实施过程中,她一边就近虚心向县内有大棚种植经验的能人学习,一边通过电话向专家教授请教,创业成效显而易见——新品种葡萄长势喜人、反季节蔬菜茬茬丰收。
短短5年时间,赵春霞在反季节蔬菜种植方面,几近完美,创下发展最快、引进喷灌、滴灌、有机纸无土栽培先进技术最早、产品销路最好的县内记录。她说:“我在创业路上,遇到过不少困难,政府为我们免费举办创业培训班,县妇联为我提供了贴息贷款,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鼓励。我一定要时刻不忘回报社会”。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几年来,她带领50余名妇女成立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大批农村女性在她的带动下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
调研壮大“妇”字号
像赵春霞这样,越来越多的女性创办领办企业,“妇”字号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在宣城市不断生根发展壮大。据最新数据统计,全市就业妇女占就业总人数的44.19%,创业成功妇女占创业人数的38%。农民专业合作社女社长占5.7%,比上年增长0.7%,女性创办的市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6.5%,比上年增长0.5%。
在深入基层调研中,市妇联发现,由于资金、技术、投融资的不便,使“妇”字号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为此,市妇联坚持政策扶持,进一步拓宽妇女创业就业融资渠道。通过加强与财政、人社、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纳入创业型城市建设重要内容,有效扩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覆盖面,提高妇女申贷成功率,推动财政贴息政策落实到基层。仅2012年,共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3007万元,落实贴息资金235.47万元,带动416名妇女创业发展。
市妇联主席彪明翠介绍:“支持妇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办民营企业,是妇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三个强市“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妇联组织服务妇女、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主要职责之一。为此,近年来,我们着力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搭建促进发展平台,着力解决要素制约问题,促进女性民营企业发展。”一批如进晶玻璃有限公司、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亦迪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英特学校、山里佬蔬菜种植、金凤畜禽技术、佳农养鸡等 “妇”字号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探索创业新模式
在破解妇女创业就业难题中,宣城市妇联大力探索新模式,为广大妇女在经济建设中贡献才智搭建广阔舞台。
宁国汪溪街道落花荡村女致富带头人周天琴通过妇女小额贷款,带动周围8名妇女开办农家乐,在该村形成农家乐集中连片发展模式。到目前为止,落花荡已有10余家农家乐,仅这一项每年为该村增加100多万元收入。
周天琴的农家乐便是市妇联以乡村游为切入点,着力打造的“徽姑娘农家乐”之一。随着宣城市美好乡村建设的推进,广大妇女利用地域优势兴办农家乐,发展经济,解决闲散妇女就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推动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2012年底,以女性经营者为主的“徽姑娘农家乐”占全市星级农家乐的近70%,其中有11个申报省“徽姑娘农家乐”示范户。
与此同时,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妇女居家就业新模式在宁国、郎溪、宣州、绩溪等地蓬勃发展。为此,市妇联以来料加工业发展为重点,支持广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为广大妇女创造了“打工挣钱不走远,父母孩子天天见”的极好机会。妇联还开辟了以电子商务协会为依托的就业新渠道。目前,“徽小皖”淘宝宁国馆入驻的70多家网店中女性会员占50%,月销售额达1600万元,广大城乡妇女只要拥有一台电脑,足不出户也能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
yangwb3a103
宣城市时雨生态蔬菜有限公司的女当家张凤荣与当地妇女在一起工作。(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郎溪讯 今年以来,郎溪县凌笪乡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和谐促进扬绩高速征迁工作。在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完成扬绩高速溧广段凌笪境内的征迁工作。 ...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