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传承光大
这里曾是岳飞抗金之地。十字镇东边的洗马涧和镇北的打鼓台,是岳飞抗金时洗战马、号令三军的遗迹。立洗马涧边,伫打鼓台旁,使人油然想起将军满身的征尘和号令三军的英姿。如今,岳飞的故事已经成了十字镇历史文化重要内涵,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被十字人代代传颂。78岁的刘龙发老人说:“小时候父亲就经常跟我讲岳飞的故事,现在我又讲给我孙子听。”
千百年的文化沉淀在十字镇演绎出众多摇曳生姿、别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寻古追溯,十字镇那许多美丽的传说和神奇的古迹,浓缩了十字镇的民俗文化。石佛山下的天子门、印村、马村是人们踏道论“农妇怀天子躲追兵”动人传说之处。每当云蒸雾绕,村庄、山丘似玉玺,似骏马,似农妇,犹如一幅幅美丽的水墨画。
十字镇有10多支舞狮队和舞龙队,而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天子门狮子最具传奇。天子门的狮子在当地已成为逢年过节、行香走会中的必备节目,这一民俗延续百年后,成为当地人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个重要活动。狮子、龙灯浓缩了鱼米之乡———十字镇的民俗风情,更是传统艺术和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结晶。
“文化一条街”益及多方
9月30日,记者来到十字镇美好乡村———上东山。刚走进村庄,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墙壁上的画栩栩如生,健康、婚育、法律等格言通俗易懂。一位大妈笑着对记者说:“站在路边歇歇脚,也能学点知识哩。”
近年来,十字镇加大投入,在农村掀起了“让墙壁为文明说话”、“让名言警句为新风尚代言”的“文化墙”建设高潮。各村找来能工巧匠将婚育新风、邻里和睦等内容“搬”上临村院墙,使村庄的主干道两侧形成了“文化一条街”。如今,“文化一条街”成了十字镇乡土文化品牌,引导了乡村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
在十字镇,记者在不少村庄和村委会的“文化路”上看到,路两边的文化墙有的是电脑彩色喷绘,有的是手工书法绘画,既寓教于乐又赏心悦目,吸引了不少过往村民驻足观看。农民在劳动之余、农闲时间,聚集在一起学政策法规、学科技知识,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相互交流思想、传播市场信息和致富经验。十字镇农村“文化一条街”有力地推动了美好乡村建设,繁荣了农村文化,促进了乡村文明和谐、邻里和睦。
群众文化异彩纷呈
每当夜色漫染,灯火初上,十字镇水鸣村的村民或到“农家书屋”看书读报,或到文化广场跳舞,或在健身场地上锻炼……
“清早起洗涮完,穿我衣吃我饭,扛上锄头到田间,只盼日头落西山;天一黑门一拴,睡我觉打我鼾,城里文明你莫想,生活只是油和盐。”十字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陈志宁感慨地告诉记者:“这是过去我们这里农民传唱的一首民谣,原来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很贫乏,讲文明就更谈不上了。可是自打建了‘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后,只要一有空,村民就往这些地跑。现在农民讲究的是学知识、讲文明,这变化真大!”
近年来,十字镇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文为魂”的文化发展理念,将文化建设注入镇域发展的血脉,从而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彰显了区域魅力、提升了镇域发展品味。该镇始终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局工作谋划,按照建设“九德郎溪,智汇十字”的总体发展思路,大胆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从“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篮球场等基础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入手,建立持续投入机制,织起了“普遍均等、覆盖全镇”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使得文化设施大为改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迅猛发展。“实施惠民利民文化工程,把物质变为精神,是构建和谐十字的重要举措,更是一种责任感的驱使。”十字镇镇长刘健如是对记者说。
经济文化和谐发展
每当晨幕刚刚拉开,十字镇上的智慧广场、滨河公园、绿魁广场便尽是居民运动的身影: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的老人舒缓地打太极拳,活力四射的妇女踏着韵律酣畅快意地健身,轮滑少年和着秋风疾驰翻飞……年逾60的张大妈由衷地赞道:“经济发展了,镇子上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儿越来越多了,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光!”
近年来,十字镇紧紧围绕“郎溪南部新城,中国经编名镇,智慧十字”这一总体发展目标,大力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深入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发展“家庭农场”,建设“三万”基地;加快小城镇和美好乡村建设,从而使得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仅2012年,该镇工业总产值就达42.6亿元,财政收入1.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在这一年,十字镇先后获得了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全省“十佳绿色生态乡镇”、省级生态乡镇、国家级公共电子阅览室先进单位、计划生育迎省检先进单位等殊荣。
十字镇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了群众文化发展的有力支撑,金色的田野上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了,农民朋友不断收获着积极健康的精神食粮。“文化大篷车”,载着文艺工作者走进企业、乡村,为群众送去了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文艺作品。“筑梦兴三农”大型文艺汇演、迎新春文艺汇演、“美好乡村文化行”、“美好十字”征文大赛、迎“十八大”书画展等一道道文化大餐,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今年截至目前,十字镇开展广场文化活动30多场,送戏、送电影下乡50多场次。
十字镇还根据各村的文化特色,着力培养“一村一品”,打造独具“村味”的文化。十字村以郎溪县十字铺生态特色农业观光园为载体,建画廊,建茶文化展示中心,办名家画展,举办艺术培训班,并将生态资源逐步转化为精品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使文化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为文化建设注入动力。欧村湾村成立“十姚老年文艺协会”,那些“草根”艺人在乡村大舞台上表演的带着泥土味的文艺节目,让乡亲们如醉如痴。
yuxf3a5
图为村民在如画的村子里读书休闲。
十字大地,歌声飞扬,舞姿翩翩,翰墨飘香。近年来,郎溪县十字镇投入500多万元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健身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成立农民文化艺术团体,以乡村为舞台,以农民为主角,举办各种农村文化艺术活动……郎溪县十字镇正以铿锵的步伐,从“绿茶之乡”向文化大镇迈进,以一个个文化亮点冲击着人们的视觉。
yuxf3a4
图为能工巧匠将新风尚新知识“搬”上“文化墙”。
yuxf3a8
图为村民在猜灯谜。
新闻推荐
郎溪讯 溧广高速涛城段已正式开工建设,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郎溪县涛城镇林业站深入开展“三进三解三推动”活动,积极配合高速建设指挥部,做好高速建设征占用林地、...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