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汛后以来,宣城市针对水旱灾害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围绕防洪保安和供水安全,创新工作机制、投入机制、管护机制、考评机制等“四制”,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突出抓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工程水毁修复等重点水利工程,以及高标准农田水利、塘坝扩挖、河沟清淤、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和微小型抗旱水源工程等面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取得明显实效。
组织有力,形成常年抓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水利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多次到重点水利工程现场调研指导。市农建指挥部及时下发通知,安排部署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11月下旬,召开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开展冬春水利兴修突击月大会战,全面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县市区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建设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调整和充实农建指挥部,逐步建立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机制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地各有关部门把水利兴修作为当前农村的中心工作来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和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水利兴修,形成了全社会支持水利、关心水利、大干水利的良好氛围。
保障有力,形成长效的投入机制。近年来,特别是2011年以来,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加大水利投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同时,足额提取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设立县级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积极落实各项配套资金,统筹安排涉农涉水项目资金,全力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去冬今春,市、县两级财政用于水利专项资金3.33亿元,财政对水利投入增长率达到15.08%。各级共提取土地出让金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9408万元,占土地出让收入的2.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投入机制逐步形成。
强化建管,形成良性发展的管护机制。各地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等“四制”管理。面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行“一事一议”等模式,提高受益农户参与度。同时,各相关部门强化建设监管,加强技术指导,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效益工程,整体工程建设和管护水平再上新台阶。
措施有力,形成奖补激励的考评机制。201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纳入县市区年度目标考评内容,市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对先进县市区进行奖励。今年,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领导组对全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考评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突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深入推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各县市区也建立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出台了农田水利建设考评办法,激励和引导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郎溪县制定了年度农田水利建设财政奖补方案,县级财政拟对塘坝扩挖、沟渠清淤、泵站技改、圩堤除险加固等工程进行补助。
今冬明春,全市计划完成县(市区)级重点水利工程168项,计划投入各类资金16.52亿元。截至目前,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市2013年度计划实施的28座小⑵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3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面上农田水利工程全部开工建设且进展顺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完工;已修复水毁水利工程1517处,占计划数的77%;完成高标准农田水利18万亩,占计划数的77%;扩挖塘坝6110座,占计划数的73%;清淤沟河171条,占计划数的65%;泵站更新改造2518千瓦,占计划数的55%。全市各级共投入各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10.22亿元,其中面上水利兴修投入资金6.86亿元。 (施小可)
新闻推荐
郎溪讯 自今年开始,郎溪县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双女绝育户夫妻在办理城乡居保参(续)保时,每人每年享受的计生补贴由原来的10元提高至现在的30元。为确保参保的计生家庭能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梅渚...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