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家庭,不同的年代,演绎了两代媳妇孝敬婆婆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郎溪县飞鲤镇花园村三溪自然村村妇陈克平家。陈克平三十四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伺候着瞎眼婆婆。她的两个儿媳也像她一样,孝敬婆婆,照顾长辈,齐心演绎了一段婆媳深情。
T
T
“她养了我丈夫,我就要养她”
1979年7月的一天,62岁的龙大英从亲戚家回来,突然感觉头剧烈地疼痛。陈克平从外面劳动回来,看见婆婆睡在床上疼的直哼,便连忙抱着仅7个月大的儿子,带着婆婆到村卫生室去治疗。然而,几天医治后依然没有效果,陈克平就带着婆婆到镇医院、县医院治疗。就这样,5个多月过去了,龙大英的头疼不仅没减轻,反而加重了。陈克平急得四处打听,她听说江苏省溧阳医院治疗头疼很有效果,便四处借钱,和丈夫严欣华带着婆婆到溧阳医院。医生经过仔细地检查、诊断,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神经性头疼,并且告诉她这种病能够慢慢导致眼睛失明。“我的婆婆才60多岁呀,求你们一定要治好她的病。”陈克平哭着求医生。可医生一再告诫,因为龙大英年纪大了,动手术有生命危险。无奈,陈克平和丈夫痛心地放弃了给母亲动手术的念头。这年冬月,龙大英的眼睛彻底失明了。
龙大英生性倔强,眼睛失明后,她痛苦极了,躺在床上整天不说一句话,不吃也不喝,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看着日渐消瘦的婆婆,陈克平心如刀绞,每天陪在老人身旁开导她,小心翼翼地做事。龙大英晚上休息不好,经常一两个小时就醒一次,陈克平晚上也不敢睡实,一听到婆婆房里有动静就赶紧过去,扶婆婆上厕所或者给婆婆盖被子。龙大英有时候犯起糊涂来,半夜里还不睡觉,一个人坐在床上唠叨着。陈克平就像哄孩子一样,哄老人睡觉,每天都想尽办法把老人伺候得高高兴兴。“有时好话要说一箩筐,真是像哄孩子一样。我这样哄着她,老人心里也是明白的,她常对我说拖累了我。”陈克平微笑着说,她觉得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我婆婆受了一辈子苦,我丈夫9岁时公公就去世了,39岁的婆婆就开始守寡。一个女人拖着三个孩子,该有多苦呀。她养了我丈夫,我就要养她。”
陈克平住在圩区,往年是十年九淹,仅靠家里的8亩多田的收入实在是没法生活。严欣华只好把四个孩子和老母亲丢给妻子陈克平,到外面打工。每天天没亮,陈克平就起床,烧好饭,然后给婆婆穿衣、洗脸,端饭给婆婆吃好后,就赶着到农田里干活。晚上,服侍好婆婆后,再洗一大家人的衣服。一天晚上,陈克平借着微弱的月光,在河里拎水洗衣裳,一不小心滚到了河埂下。幸亏一个村邻从此路过,发觉后,才将她捞起来送回家。为了多挣钱,让家里的生活好过些,每年的寒冬腊月,陈克平就和村子上的一帮男人一道帮人挖藕。刺骨的寒风,锥心的碎冰,一般的男人都受不了,但是陈克平硬是挺着。由于积劳成疾,1990年8月,陈克平病倒在床,心里却惦记着婆婆,生怕丈夫和孩子服侍不好婆婆,让她受委屈。每次,陈克平总是“指手画脚”地教丈夫、孩子怎样服侍婆婆。半年后,陈克平身体好些了,她急不可耐地从床上撑起来,拄着拐棍到婆婆房间嘘寒问暖。龙大英拉着陈克平的手哭着说:“儿呀,你是为了这个家才受这么大的罪呀!”
最近几年,龙大英开始大小便失禁。陈克平每天给婆婆擦身子换衣服,一天要换洗好几次。有时候刚换洗好,老人又有大便或小便出来,甚至弄到陈克平身上。一些村邻曾经不解地问陈克平:“你也是当婆婆的人了,也60多岁了,还这样不累吗?”陈克平笑着说:“怎么不累?婆婆能笑,就是我最大的开心。再说,我年纪再大也是婆婆的媳妇。”
说起儿媳,龙大英老人说:“真是老天赐给了我这个好女儿。有这样的好儿媳,我真开心,生活得很幸福。”陈克平却说:“我自己也是婆婆了。人都要老,等到我有这么一天的时候,我的媳妇也会好好地服侍我的。”
“我们要像婆婆那样孝敬老人”
W
W
陈克平这个中国传统的普通女性,把孝敬婆婆作为一件心头大事,记在心里,付诸在行动上。她为婆婆做的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诠释了家的温馨、爱的真谛,不仅受到邻里的称赞,更让她的两个儿媳以她为榜样,跟着她一起照顾老人,孝敬婆婆。
“我的两个儿媳可好着呢,每次在外面工作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给我们老两口和她的太婆婆买东西。”陈克平自豪地说。陈克平的二媳妇刘正娇和三媳妇王正美虽然都和丈夫远在江苏打工,但她们心里却牵挂着家里的三位老人。刘正娇和王正美经常打电话给婆婆,问长问短,要她一定要注意身体,想吃什么、需要什么尽管买。
每年春节,去陈克平家拜年的人总会看到这样一幕幕:刘正娇和王正美给奶奶龙大英洗澡、换衣、拆洗被褥,并抢着帮婆婆洗衣、做饭……陈克平看着两个儿媳,欣慰之情溢于言表。每当和左邻右舍谈论起儿媳妇的事情时,她总是深情地说:“我们一家四世同堂,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儿媳抢着服侍我婆婆,总是逗得老人咯咯笑。儿媳妇跟我从来没吵过架,也没有红过脸。我能有这样两个好儿媳妇,真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啊!”
“我压根就没想到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戴上金戒指、银手镯。”陈克平自豪地捋捋左手腕上的银手镯,摸摸右手的金戒指。陈克平告诉记者,二儿媳刘正娇和儿子在张家港一家制衣厂上班,小夫妻俩恩恩爱爱。今年七月二十五,刘正娇从张家港回来时给她买了个银手镯。当时陈克平的心里真是又高兴又心疼,高兴得是难得儿媳的一片孝心,心疼的是她在外打工挣钱不容易,乱花钱。陈克平的三儿媳王正美早在5年前就给她买了金戒指和珍珠项链。王正美感慨地说:“我婆婆这么几十年真得很不容易,60多岁了,还服侍我奶奶,我们哪能对她不好。我们一定要像婆婆那样孝敬老人。”王正美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地感染着11岁的女儿严肃,她小小的年纪就像妈妈一样帮奶奶做事了。她每天放晚学一回家,都到老太的房间里去,亲昵地把脸贴在她脸上逗她开心。严肃还端水给老太喝端饭给她吃。陈克平感冒生病了,她就哪儿都不去,陪着她。“我这个孙女真好。这么小就知道孝敬老人了。”陈克平欣慰地说。
陈克平和婆婆开心地拉着家常。
新闻推荐
搀扶摔倒老奶奶的中学生终于找到了她们是郎溪二中学生徐紫薇、吴悦、张聪
昨天上午9点多钟,在郎溪县第二中学会议室里出现了感人的一幕:城郊居民余新民感激地望着徐紫薇、吴悦、张聪,“我终于找到你们了。我的母亲如果不是你们,真不知道后果是怎样的。”徐紫薇微笑...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