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美丽郎川的亮丽底色

来源:宣城日报 2014-01-08 17:54   https://www.yybnet.net/

打开郎溪的行政区划版图可以看到,人口集聚的城市只有一小块,而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占了大多数。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在郎溪显得更加位置突出。

近年来,郎溪县委、县政府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规划先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克服基础薄弱、欠账较多的困难,科学谋划、积极创新、主动作为,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美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成效明显。

“三个100%”尊重群众意愿

建设美好乡村,最大动力在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郎溪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坚决防止“替”农民做主、“代”农民决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广泛宣传,让群众100%知晓。各中心村均成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村民理事会,成员由村民民主推举,与村委会、联村督导员联动开展宣传发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上门宣传、组织部分群众参观考察等形式,将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资金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一一告知广大群众,群众对美好乡村建设认知度普遍较高。

深入发动,让群众100%自愿。群众在充分知晓的基础上,踊跃签订房屋外立面改造或改徽协议。建平镇汤西底中心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逐户现场确认。毕桥镇长何中心村实行村民申请制,村民不申请坚决不改,并先行实施了8个改徽样板房,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村民主动无偿拆迁,仅凌笪乡孔塘中心村村民自愿“零补偿”拆破拆旧达135处、迁坟24座。

加强沟通,让群众100%满意。在建设过程中,立足村情实际,坚决防止“面子工程”,切实做到“三头三不”,即:砖头、木头、石头就地取材,不大拆大建、不砸石砍树、不建成城市的“缩小版”。在便民服务上,结合实际深化拓展“11+4”服务设施。毕桥镇长何新村位于粮食主产区,整合项目资金,新建农业服务中心,内置粮食烘干机、仓库、晒场等,实现一体化运作,免费为村民提供服务。

“三项结合”提升经营水平

建设美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郎溪县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与土地整治相结合,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提升建设经营水平,不断夯实美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支撑。

积极实践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生产集中的目标。在中心村规划编制阶段,即向村民宣传相关政策,特别是宣传中心村集中居住良好的环境、配套设施和相关优惠政策,提供多种途径让群众自行选址安置,以增强吸引力。涛城镇梅村村、新发镇涧西新村、十字镇方铺新村、飞鲤镇张湾新村均是近年来结合土地整治项目而统筹规划建设的中心村。今年全县计划实施农村土地整治6900亩,涉及农户搬迁2790户,目前已经完成70%。

扬绩高速、芜申运河定埠港、G235国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拆迁安置点,按照美好乡村的标准进行打造和建设。同时,鉴于项目建成后将改变当前交通、生产、产业发展结构,十字镇方铺中心村、涛城镇梅村中心村、凌笪乡孔塘中心村等沿线区域在中心村选址、规模和发展定位上,均充分考虑了长远发展和带动效应。

为让美好乡村既“美丽于形”,又“魅力于心”,郎溪县在美好乡村建设上努力做到“内外兼修”,既要求“外在美”,又苛求“内在美”。依托“一村一品”和家庭农场,做活农旅结合等文章,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夯实美好乡村产业支撑,增强生命力。十字镇方铺村结合万亩烟叶基地规划及良好交通区位,新发展烟叶种植1500亩。毕桥镇长河村依托当地市级农业专业合作社团结圩粮油合作社、全市最大的蓝莓基地和水生蔬菜种植基地,大力发展水稻、油菜、茶叶、苗木等传统农业和芡实、蓝莓等特色农业。姚村乡黄家湾村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有机统一,以“乡村旅馆”、“农家乐”的形式发展小型餐饮住宿、商业零售等服务业。

“八条渠道”畅通资金来源

郎溪结合县、乡、村情实际,积极探索“政府补贴、项目补助、企业筹集、市场运作、社会捐助、单位帮扶、工程优化、税费减免”等八条投资渠道,逐步稳定建设资金来源。

2013年县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投入中心村建设。在农村清洁工程中,县、乡财政各按每人15元纳入预算。投入2500多万元的县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每年整合水利、交通、危房改造等各项资金不少于1亿元,确保省批11个中心村建设需求。

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引导农民投资投劳。鼓励引导企业、社会能人通过投资、捐助、认购、认建等多种方式参与美好乡村建设。2012年,新发镇东堰头示范点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投入资金达470万元。2013年,飞鲤镇张湾村在外成功人士投入资金500万元,并由企业带资3000万元建设。凌笪乡孔塘村有识之士和企业捐助资金80万元、水泥300吨、石子400吨等等。

加大县直部门“一对一”联系帮扶力度,仅2012年帮扶资金就达500余万元。组建县新农村建设投资发展公司,努力形成投融资的新途径。各创建点积极探索将幼儿园、停车场等可以推向市场的规划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

如今,一幅“村美、业兴、民乐”的和谐画卷在郎川大地徐徐铺展开来,构成了美丽宣城郎溪篇章的亮丽底色;一个“农民愿意住在农村、市民愿意游农村、资金愿意投在农村”的氛围也迅速形成,由此迈开了农村大变革的步伐。

新闻推荐

新发镇为200余 困难户改造危房

郎溪讯 2013年,郎溪县新发镇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困难群众之所急,按照“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公开公正、分批实施”原则,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美丽郎川的亮丽底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