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众人合力打糍粑 欢欢喜喜过大年

来源:皖南晨刊 2014-01-28 20:08   https://www.yybnet.net/

1月24日一大早,郎溪县凌笪乡农民江小贵夫妻俩就忙活开了。他们劈柴禾、洗甑子、编草箍,准备蒸饭打糍粑。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江小贵的妻子钱荷珍开始淘米。“这些糯米要泡上两天两夜,这样蒸出来的饭才会又糯又软。打的糍粑特别香。”江小贵把木甑子底部垫上几块丝瓜瓤,再铺上雪白的纱布。钱荷珍将淘好的米倒进木甑子里,用一根小竹棍把甑子里的米自上而下戳一些气孔。“一甑子能蒸30斤米,如果不戳一些气孔,蒸汽不匀米饭不容易蒸熟。”钱荷珍介绍说。

江小贵把事先编好的草箍垫在锅里,再往锅里舀半锅热水,然后抱起木甑子,稳稳地垛在草箍上。“垫上草箍,是防止甑子在锅上面烧焦了。”江小贵说完盖上锅盖,在灶膛里架起柴禾烧起来。

20分钟后,木甑子外面的水汽完全干了,江小贵揭开锅盖,热腾腾的水汽夹杂着米饭的香味扑面而来。江小贵从灶台上抱起甑子,快走几步,把糯米饭倒入院中的大石臼里。石臼里腾起雪白的热气。江小贵和儿子每人操起一根木拐,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村民拿起另外两根木拐,他们喊着号子,四根木拐随着号子的节奏一齐向石臼捣去。石臼里的糯米饭被捣散,又被聚拢。四个人围着石臼边捣边转,一会工夫,原本一颗颗完整的米饭被捣碎,并相互粘连在一起。打糍粑的人此时也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一旁观看的村民赶紧脱下外衣,挽起衣袖,换下了第一批人。他们使劲地一边打,一边用木拐合力把饭团抬起来,翻个身再打。

就这样,十几个人轮流上阵,这一批打累了,下一批接着上。20分钟后,米饭已经完全糅合在一起,那满满一甑子米饭变成了一个雪白的圆球。这时,在一旁看热闹的村民赶紧把手洗干净,在石臼里揪起一团米饭,捏成一个小圆球,沾上白糖,美美地吃起来。还有人抱着打糍粑的木拐子,津津有味地啃起粘在那上面的米饭。

“这时候糯米饭已经打‘熟\’了,特别香,而且有嚼劲。赶紧趁热吃。”江小贵边介绍,边招呼村邻吃。人们边吃、边说、边笑,一派暖意融融。

打好的糍粑团被抬上事先撒了一层米粉的木桌子,江小贵在村邻的帮助下,把糍粑团在桌子上摊平,用擀面杖擀匀,冷却3个小时,再用刀把糍粑划成一块一块的,又香又糯的糍粑做成了。

“老一辈人说,糍粑,粘在一起,预示着一家人团团圆圆,永远不分开。所以我们村祖祖辈辈都有打糍粑、吃糍粑的习惯。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什么都能买得到,但是用自己种的粮食打出的糍粑,吃起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虽然有点累,但图的就是这个喜庆热闹的气氛。”江小贵笑着说。

diaoy41242

大伙儿合力打糍粑。

diaoy41243

村民开心地吃木拐上的糍粑。

新闻推荐

演练“跳五猖”

1月22日,郎溪县梅渚镇的一群小朋友在演练“跳五猖”,准备春节演出。“跳五猖”有500年的历史,是梅渚镇当地胥河沿岸民众为纪念西汉治水英雄张渤而进行的一种民间信仰祭仪,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众人合力打糍粑 欢欢喜喜过大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