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郎溪县新发镇广大村干部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纷纷深入农户,问农家需,解农家忧……
“上门问需解民忧”
3月3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新发镇北山村村主任刘贵平一如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处理完手头上事务后,就骑上摩托车前往童家村民组村民董立峰家。
童家村民组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再加上村民居住又较分散,入村主干道一直是条土马路,村民们多次想进行道路改造,但苦于没有资金,多年未能实现,成为村民们一块“心病”。
经过一路颠簸,刘贵平骑车来到西组组长董立峰家,与董立峰聊起了童家村道路改造。董立峰高兴之余,说出了他的担忧:“这条土路坑坑洼洼,早就该修了。可村里的劳力多数外出经商和务工,修路既缺资金又缺人,咋办?”由于童家道路改造涉及到东西两个村民小组,刘贵平和董立峰又找来东组组长许嘉伍,三个人一起开起了“诸葛亮会”。会上,他们三人就童家村道路改造达成共识:这几年,村里通过争取项目修了几条主干道,村里道路设施明显改善。尽管眼下村里经济收入有限又缺劳力,他们也要克服困难,将童家村道路修起来。随后,刘贵平带着两个村民组长的意见,返回村将情况向村党总支书记马君株进行了汇报。3月5日,经村两委成员讨论后,决定对该村2.5公里的土路进行改造。
“这是我们分内的事”
2月28日,总投资1万余元的涧西村熊家安置点下水道建设顺利完工。看着建好的下水道,村民们喜上眉梢。
村民许双喜更是高兴地拉着村党总支书记张小来的手说:“有了下水道,生活污水再不愁没有地方排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张小来握着许双喜的手说:“为民解难,是我们分内的事!”
许双喜是该村熊家村民组村民。2013年由于所在村民组进行农村土地整治,这年年底,他和村民们一道搬到了刚刚建起来的整齐划一的安置点。“这里比我以前居住的地方好了很多,道路方便,有线电视等一应俱全。”谈起现在的居住条件,许双喜笑逐颜开。但自从搬迁后,由于没有下水道,安置点内经常是污水横流,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成了他和村民们的一个闹心事。
2月16日,村党总支书记张小来在走访中了解到安置点没有下水道的情况后,返回到村里,立即把这一问题摆上村两委工作重要日程,并安排人手,筹集资金,10多天后,就为涧西村熊家安置点修起了下水道。
新闻推荐
一些市民正在参观恐龙模型展。众多市民探访敬亭山。昨天是中国农历的“三月三”。4月2日上午,首届三月三敬亭山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在敬亭山风景区拉开帷幕,上万游客齐聚敬亭山风景...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